第203章 搞旅遊(第1/1 頁)
張英想來想去,按自己的計劃,收水果,直播賣竹編,那就必須要把老家房子建起來。還有修個廠房。公路必須提上日程。路通了,修房子,拉水果做什麼都方便。 張英和張清平商量這個事, “那就修吧。” “分兩家可以修的寬一點。” “依你需要安排。那你回去把地基批了。” 荒山上茂盛的果樹。今年已經零零散散的掛果。明年肯定會大量收穫。 村裡人,除了張青海和張清江倆兄弟,都在張英手下幹活。他們也想,只是張英不許。 兄弟兩個四年前偷樹苗被抓後。讓張英意識到有的人,就不能給他們善意。 他們倒是厚顏無恥,竟然還打電話求情。張英給撅了回去。聽說判了三年。從此以後張英明確規定,他們兩家人一個都不許在自己家幹活。 至於他們恨不恨自己,不歸自己管。 燕塘裡全是蓮藕。因為連線村尾的水庫。清澈的溪水裡小鯽魚,小白鰱自在的游來游去。燕塘裡的水。澆灌荒山的果樹綽綽有餘。 “清毓大爸,明年果樹會大面積掛果。果樹的保養會更加科學才行。我會安排一個人去省城學習。” “果子多了,靠自然曬乾肯定不行。我會買一套烘乾裝置回來,這個單獨管理。” “你看你 ,是去學果樹保養,以後繼續管理果山。還是管烘乾房。” 張英心裡很清楚,新鮮水果上市早,價錢好,自己當初為了銷售沒有壓力,分了夏,秋,初冬,三季收穫。秋天這一批是很難賣的起價錢的。完全可以做成果乾。 還有那麼多獼猴桃一起成熟,不做果乾都不行。 清毓大爸想了想,其實兩樣都不錯,可以學個技術。不過果山自己是從開荒,到種樹一腳一手的做過來,有了感情。 “我還是管理果山吧!做了這麼些年,捨不得放手。” “那行 ,我那邊安排好 給你打電話。” 村子裡的基礎建設已經形成。宣傳這塊自己個人的力量肯定不行。還是要藉助鎮府。張英寫了一個詳細的計劃。說明要把家鄉搞成旅遊景點。 張英也知道,附近的名勝古蹟一起開發會更好。可山上的廟宇破敗。菩薩要重塑金身。需要大量的金錢。 自己這幾年賺了些錢 ,消耗也很大,就荒山開發和樹苗,人工一百萬都打不住。 修路是大頭,如果修兩車道從家裡到鎮上 沒個百多萬恐怕不行。自己把修路的錢都出了。他們還會無動於衷?。 再說了就是要重修廟宇,他們總得有所表示。不管是政策性的,還是實惠的。哄孩子還得出顆糖。他們總不能空手套白狼吧! 張英拿著自己的計劃書去找李昭明。這種政績還是送熟人比較好。 先把公路的事談下來,批地基。廠房可能都不用自己跑。直接去辦就行,會方便很多。 到了政府大門口。張英問門衛大爺:“大爺,李昭明副書記在嗎?”(懲治校霸那一年。升上來的。) “你找他啥事,預約沒有。”張英都忘了,要預約這一茬。 “你就告訴他,我叫張英。” 張英在下面等著。門衛大爺很快下來:“姑娘,書記在呢!叫你上去。二樓第三間。” 李昭明想不到,張英來找自己有什麼事。公事應該沒有。私事不該上班談。 不過這家人是很有邊界感的。沒事不會來麻煩自己。先看看她什麼意思,再說。 走上二樓第三間。李昭明埋頭在寫什麼,張英敲了敲門,李昭明抬起頭。“張英來了,進來坐。” “李書記,我今天來是想和你談談開發旅遊景點的事。這是我寫的計劃書。” 叫自己書記,難道是公事? 張英單刀直入。自己的性格,彎彎繞繞能聽懂,能看懂,但是不善於應對。 再說人家是什麼身份。那就是人精聚集地裡的人。耍心眼,自己肯定玩不轉。還不如直接了當。 李昭明很隨意的看了起來,越看越歡喜。這幾年川省大力發展旅遊。 他們這個小縣城。水,陸,空都不行,想搞工業沒那條件。想搞旅遊。前期修路。旅遊景點修建都是不菲的花銷。縣裡財政吃緊的很,根本拿不出來。 沒想到張英有了想法,已經付諸行動。人家已經走了八十步。還有二十步和政府一起前行,怎麼不幹。 “張英從鎮上到你老家這段路,修建費用你全部包完嗎?” “如果鎮府能出一部分,當然最好。”張英順杆子爬。看看他們什麼反應。 “鎮府恐怕拿不出錢來。你是生意人。最是瞭解我們縣這種條件。年年財政赤字。鎮府工作人員的工資,稅收都不夠支付。。” 看他哭窮的樣。張英也知道很難榨出錢來。前世十多年後才擺脫全國貧困縣,現在應該會好點,因為校霸的事,牽扯出了那一群蛀蟲。 “修公路的錢我出。你們組織人員來修建。路修好了,我要從省城請檢測人員來檢測,如果不合格。尾款我不會付,還會告你們。我會請律師來,我們籤正式合同。”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