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拳(第1/3 頁)
第259章
今夜, 諸多權貴自然無眠。
這其間,不僅僅是與皇家聯絡緊密的眾人,還包括清流重臣。
天哪,清流們都驚呆了——
哪怕見多識廣如鄭老尚書, 出宮後硬是沒有直接回自己家,而是令轎伕去了方閣老那裡, 去方閣老那裡打聽情況。鄭老尚書的思路很簡單,秦鳳儀之所以能從揚州到京城, 能在春闈中有所斬獲,這其中,出力最大的莫過於秦鳳儀的恩師——方閣老大人!
縱使如今也做到了內閣首輔,但, 身為方閣老的後輩,此時此刻,鄭老尚書的心裡還是對這位老前輩升起了深深的敬意。
太厲害了——
方閣老致仕後說回老家, 回老家四年教出了一位狀元一位探花,這在仕林中已是傳為經典美談。但,更厲害的是, 這位老大人,他, 他,他教導的探花郎竟然還別有身份——很有可能是陛下的元配嫡子!
鄭老尚書於公於私, 都要去這位老前輩那裡拜訪才行啊。
於是, 鄭老尚書便去了。
方閣老原還奇怪, 這會兒天色有些晚了,鄭老尚書來做甚?
但,能讓鄭老尚書親自前來的,自然不是小事。
方閣老原想著,今日中秋佳宴,宮中自然有宮宴的,大兒子方大老爺也在宮宴名單之內,只是,方大老爺的官階要在偏殿了。此時此刻,大兒子還沒回來,倒是內閣首輔先到了,方閣老稍一思量,便明白:出事了!而且,是大事!
只是,憑方閣老的腦袋,也沒料到竟是出了這樣的大事。
待鄭老尚書把事說完,方閣老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中,鄭老尚書看方閣老久久不言,不禁道,“老相爺,這,這鳳殿下的事,您老人家怎麼看?”鄭老尚書沒好問“您老人家是不是早便知曉鳳殿下身份”這樣的話。這樣的話,即便問了,方閣老也定是“不知道”的,既如此,何必要問。鄭老尚書直接問方閣老的意思。
方閣老沉默良久,方道,“咱們是老交情了,想必鄭相也知道,當年,請旨冊平娘娘為皇后的摺子,還是我先上的。”
依鄭老尚書多年的眼力,竟看不出方閣老此時的心思,但,方閣老此話一出,鄭老尚書不禁為先時疑方閣老之事心生慚愧,不為別個,單憑這一樣,方閣老便不可能早知秦鳳儀身世。是啊,當年請冊平皇后為正宮的奏章,還是方閣老先上了。
鄭老尚書長嘆,“我真不曉得這事要如何是好了,按理,這原是陛下家事,倘鳳殿下只是尋常皇子,不論是過繼愉親王為子,還是過繼愉親王為孫,這也不過是些口頭上的計較罷了。可如今,這叫人怎麼說呢?”
這個難題,令兩位內閣首輔同時陷入了沉默。
鄭老尚書原想著第二日早朝時看一看陛下的意思,清流那裡,陛下想是要受些非議,可在鄭老尚書看來,清流非議無甚要嘴,不過是人的話頭,要緊的是,這秦鳳儀到底是不是柳王妃所生啊!
但,第二日,景安帝因病免朝。
秦鳳儀也在早膳後被放了出來,秦鳳儀誰也沒見到,並沒有見到景安帝,也沒有見到其他人,就是馬公公奉口諭放他出了暖閣,然後,命一隊侍衛送他回王府了。
秦鳳儀到了王府,王府門房見他回來,立刻跑出來迎接,秦鳳儀指了指送他回來的御前侍衛,對門房道,“這幾位侍衛大哥送我回來的。”又對那個侍衛頭領道,“喝杯茶再走。”
宮裡,別個傳的都不快,唯獨流言最快。
有關秦鳳儀身世的流言,眼下不論自王府還是自宮裡,怕只有秦鳳儀自己不曉得了。此時,那侍衛頭領哪裡還敢吃茶,一拱手道,“殿下平安回府,下官等就要回去覆命了。”說完再行一禮,就帶著手下離開了。
秦鳳儀也沒多想,他原想著還要給些銀兩打賞呢,結果,侍衛竟然清廉起來啦。秦鳳儀心裡記掛著家裡,連忙就往府裡去了。
秦鳳儀先去了王妃的正院,這會兒愉王妃、愉王爺、還有李鏡、大陽、秦老爺秦太太都在,愉王妃看孩子,李鏡愉王爺在商量事情。這幾人(不包括大陽)顯然已得到家裡小廝跑進來傳的信兒,知道秦鳳儀回來了,見到秦鳳儀還挺歡實,幾人心中憂愁更勝了。
“怎麼啦?見著我還不高興啦?陛下放我回來了,想是昨晚的事已是清楚了。”秦鳳儀挺高興,他還十分誠懇的對李鏡道,“媳婦,昨兒我真的是被冤枉的,那個女人,沒你聰明沒我好看,我怎麼可能會看上她呢,真的!”秦鳳儀的神色,稱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