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坑二(第1/3 頁)
第353章
此次出行, 秦鳳儀並未帶張羿, 而是將鳳凰城防的事務交給了張羿。不過,張羿向秦鳳儀推薦了十二位少年隨行, 這是自童子軍裡挑出來的,先時那些隨著秦鳳儀來到南夷的乞兒們,秦鳳儀多是讓他們從了軍, 說是在軍中,因彼時年紀小, 訓練雖是艱苦了些, 但他們與尋常兵士不同的是, 他們還有文化課, 也就是說,這批孩子們,自小都是念書識字的。如今挑出來的這十二位, 皆是童子軍中的僥僥者, 秦鳳儀也認得他們,因為秦鳳儀一向重視軍隊,有事沒事的都要各軍營溜噠,自然落不下童子軍這裡。
打頭的這位少年姓邵,以往還不是孤兒時在家排行老大, 便叫邵大郎。秦鳳儀令邵大郎做這十二人的頭領, 便與他一道去信州巡視。
秦鳳儀出行前, 照例將家交給了大陽看著, 大陽雖則芳齡三歲, 但對於看家的重任都習慣了,他帶著大臣們把他爹送出城,還會叮囑他爹在外頭好好吃飯,早些回家。把他爹聽得一臉感動,抱著大陽親好幾口,看得大陽他舅唇角直抽抽。秦鳳儀道,“好兒子,把家看好,爹估計一兩個月就能回來了!”
大陽點著小腦袋,“爹你放心吧!我一準兒把家看好!”
父子倆又互親幾口,秦鳳儀此方依依不捨的揮別肥兒子,帶著由宗室、豪門、地方官、親衛軍、以及土兵們組成的隊伍,往西而去了。
秦鳳儀去往信州,潘將軍等人都沒覺著如何,因為信州就是他們打下來的。阿泉族長亦是精神弈弈,神清氣爽,暗道以後一定要跟緊親王殿下的腳步啊。這回因阿泉族長死活要隨行,留待鳳凰城守城的便是張羿與阿花族長所屬軍隊了。張羿倒沒什麼,阿花族長不大滿意,不過,先時信州之戰,就阿泉族長這支沒有參加,阿花族長也比較體諒阿泉族長啦。當然,背地裡也沒少笑話阿泉族長這支人膽小就是。
秦鳳儀叫了薛重一車和阿泉族長在身邊,與他們說起先時徵信州之事來,沿路上的地理,哪裡是哪裡,秦鳳儀一清二楚,再加上他口才好,便是一路皆是山野景緻,也令人聽得頗是神往。
宗室們便不同了,他們一路自京南下,便是自江西入南夷,一路上也是車來船往,頗是熱鬧。待到鳳凰城,更是覺著,地方雖則小些,更不好與京城氣派相比,但,這座小小新城,卻是建的極是精緻漂亮,城中亦是繁華不讓淮揚。更較他們先時各自封地老家強上許多的。結果,這一出鳳凰城往西去,沿路多是荒野之地,心便涼了半截。及至天黑,秦鳳儀命軍隊就地紮營,便是襄陽侯也頗是覺著不可思議,想著焉何不尋個驛站安置?不過,他們都見識過秦鳳儀的性子,連秦鳳儀這堂堂親王都不挑住宿,他們自不會多言。
秦鳳儀還與他們道,“你們怕是沒吃過這樣的苦,可還受得?”
襄陽侯等人便道,“殿下這般勤勉樸素,我等自當向殿下學習。”
秦鳳儀出門在外並不飲酒,但,秦鳳儀是個財大氣粗的,他手下將士的吃食很是不錯,再加上有運糧的商隊,還有各式肉蔬供應,雖則多是些醃肉,也是每有都有一份醃肉,一份菜蔬,只是,米飯不大好,吃著有些粗糙。襄陽侯原還以為秦鳳儀給他們的下馬威,結果,秦鳳儀也是吃這個,再往外一瞧,全軍上下,都是吃這個。襄陽侯真是服了,秦鳳儀縱不是在皇家錦衣玉食的長大,聽說少時在鹽商家也是金珠玉寶一般的,難得秦鳳儀能吃得這個苦,襄陽侯便把一肚子的話悉數壓了下去,看兒子幾乎沒動那些飯食,也沒多說。
待得第二日,依舊是露營住宿,襄陽侯便曉得,秦鳳儀並不是刻意不想在驛站休息,看來是沒有驛站。
秦鳳儀已是在與薛重道,“這路上原是有兩個縣城,結果,在先時山蠻來犯時,兩個縣城的人都被山蠻劫掠。我思量著,今信州已平,這兩個縣城,還是要遷些人口過來的。”
薛重道,“臣看,這往信州的官道,似也不能與鳳凰城到南夷城的官道相比。”
秦鳳儀道,“這條官道還未修整過,先時不是山蠻來犯,就是我徵山蠻,又有建鳳凰城的事,這條路便沒顧得上。其實本是有水路可走的,水那邊兒碼頭也未曾修呢。”
秦鳳儀問風水師易風水道,“易大師看看,這一路上重建縣城可好?”
易大師道,“待南夷城至信州的官道暢通,路兩畔當會人煙鼎沸。”
秦鳳儀笑,“借你吉言啦。”
一直行軍五日,方到信州城。
傅長史等人早已聞信接出城外,秦鳳儀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