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第二張餅(第1/6 頁)
第268章
秦鳳儀因為人品太好, 然後, 發現麻煩事了。
這事兒呢,還是秦鳳儀的緣故, 秦鳳儀當真是個善心的, 當然, 這種善心很大程度上來自於, 自小衣食無憂,別個大戶人家還有個兄弟姐妹爭奪家產的事兒呢,秦家就秦鳳儀一個,沒人跟他爭,故而, 秦鳳儀連這種事也沒遇到過,秦鳳儀一路小紈絝的長大。他就與李鏡說過小時候見著乞丐乞討, 他給銀子受騙的事。秦鳳儀就是這樣心軟的人, 他當然也幹過要對小秀兒如何如何的事,但那時,秦鳳儀本身對自己的觀感有所偏差,他一直覺著自己招人待見的不行, 他覺著小秀兒能跟他, 是小秀兒的福氣哩。完全不曉得, 人家姑娘會不願意哩。
總得來說, 在秦爹秦孃的養育下,秦鳳儀幾乎是在一個純白的空間長大的。
所以,他方能至情至性。
而人的性格的塑造, 最重要的一段時間便是少時光陰,但在秦爹秦孃的精心養育大,秦鳳儀很完美的錯過了這段時間。當然,秦鳳儀也不是不知人間疾苦,他身為商賈子弟,也曾被人深深的歧視過。也曾遇得嚴師,被師父嚴格的管束過,但,這種都是極短的時間,還不足以對秦鳳儀的性格產生深遠影響。秦鳳儀人生遇到的第一個大坎坷,就是十六歲去京城提親,他岳父給他提的兩個條件:不中進士,就要入軍營,成五品將領,方答應他的提親。
但,縱是這樣的條件,秦鳳儀都能憑著過人的天資,一舉中了探花。
可知秦鳳儀人生之順遂!
為什麼許多優秀出眾的人遇坎坷反容易一厥不振,並非優秀之人禁不起打擊坎坷,是因為,出眾的人,因其自身資質出眾,反容易越過許多常人必經的坎坷。就像秦鳳儀春闈,別人讀二十年,能中進士,已是罕見的俊才,他讀四年,金榜題名。你這區區數載便中探花的心境,與人家二十年苦讀的心境,自然不同。
然後,順遂了二十一年,秦鳳儀終於遇到了平生最大的坎坷,他自己的身世。
好在,秦鳳儀熬了過來。
但,秦鳳儀性情已是養成,縱經他自己的身世,他也只會說,縱天下皆是賤人,我也絕對會活得堂堂正正。
可見,秦鳳儀之脾性。
這樣的秦鳳儀,頭一回見著冬天乞討之人時,直接就吐了。冬天不同於夏天,夏天不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裡遊的,再沒吃的,啃幾口青樹皮也餓不死人。可冬天不同,便是豫州這樣富庶的州城也會開粥棚,救濟那些窮苦百姓。秦鳳儀哪裡見過這個,潘琛就要驅散那行乞之人,秦鳳儀吐過之後,正喝水漱口,攔了潘琛,“這是做什麼?他們只是餓了,又不是刺客。”命人給些糧食。好在,秦鳳儀也沒昏頭去給細糧,給的都是粗糧,但,就是粗糧,也足夠這些乞討者多活幾日性命了。
秦鳳儀見著可憐的,必要發善心,潘琛也知道這位殿下的好意,潘琛卻是暗暗的加強了秦鳳儀身邊的護衛工作。秦鳳儀這樣發善心,有些人,乞得些糧食,便磕頭後離去了。而有一些,則是遠遠的綴在車隊之後,待得將士們停下吃飯時,他們過去幫著升灶做飯打掃,俱是可憐之人,哪裡就真能驅趕呢?便是驅趕,對著惡人,給兩鞭子不算什麼,對著這些個人,也下不去手。
潘琛身為秦鳳儀的親衛將領,自然要與秦鳳儀說這事兒。
秦鳳儀自己每天時常軍中走動,也知道這些事,潘琛道,“不如每人給幾兩銀子,打發了吧?”這話相當厚道了,也很照顧鎮南王殿下的心情。
秦鳳儀問,“他們跟咱們走了有五六天了吧?”
潘琛道,“六天了。”
“咱們行軍,現在路不好走,每天也有三十里,六天便是一百八十里地,現在打發他們,他們也找不著家了呀。”秦鳳儀道。
潘琛道,“可,殿下,臣知道殿下是個善心人,但,咱們該救濟的也救濟了,總不能,帶他們去南夷吧?”
潘琛說呢,眼睛望向張羿,想張羿也勸諫一二。張羿道,“眼下只有百十來人,這麼下去,怕是人越來越多。百十人便是百十張嘴,殿下,現下還不顯什麼。待到千餘人時,咱們的糧草必然吃緊。”
秦鳳儀沉默半晌,方道,“當年,我科舉,最初是為了娶媳婦。後來,娶到媳婦了,知道中進士就能做官了。那時,我便想,做什麼樣的官呢?”
“我的才幹,巡撫總督或是不成,我就想,在一個小地方,做個縣令,縣裡該修的路修一修,有窮苦的百姓,想法子讓他們能過得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