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蜜糖糕啊蜜糖糕~(第3/3 頁)
秦鳳儀初來南夷城,卻是沒見著範正的,這也不稀奇,出城迎他的是南夷城的官員,而範正在下頭縣裡為官,無諭不可擅離職司,故而,當秦鳳儀在南夷城安置下來,此方周邊近些縣裡的知縣過來相見。
範正便是其中一員,範正所在的縣是番縣,這話聽著名字好似不大好聽,其實,這縣以前是個州來著,原叫番州,因著人口越來越少,後便改縣了。因範正是庶吉士出身,又是謀南夷州的缺,因南夷州這地兒荒僻,且路遠,在戶部謀南夷州的差使,都不必給戶部郎官兒送禮的。戶部只愁沒人願意去,但有人願意的,他們恨不能給這人送禮。尤其範正這出身,當年春闈第五,庶吉士考試第三,戶部還格外優待他,給了他個大縣的知縣當。
南夷城周圍的幾個縣裡的知縣,還就範正的精神面貌比較好啦。更讓秦鳳儀吃驚的是,在翰林時的死硬派,還特瞧不起自己、認為自己探花有水分、庶吉士考試死活跟自己較勁的、脾氣又臭又硬的範正範同窗,竟然學會送禮啦~
秦鳳儀不禁感慨,“阿範你這來了南夷州,人情世故上進步不小啊。”雖然送的就是南夷城點心鋪的二斤蜜糖糕,但秦鳳儀也很感動啦。
範正非但送了二斤蜜糖糕給秦鳳儀,他還一臉親近的道,“雖然此方知殿下身份,但想著曾與殿下同科同窗,也是下官的福分。能在南夷城見到殿下,下官不由想起以往翰林同窗之事,殿下一路可好?”很是問候了秦鳳儀一回。
秦鳳儀笑嘻嘻地,“我都好,阿範你可好。”
“南夷地大物博,雖則不很富裕,百姓也不淳樸,下官很是喜歡這裡。”說著,範正嘆了口氣,“就是一樣,下官苦惱多年,治下百姓亦是苦惱多年。原本,下官想著上表知府大人,今殿下既到,下官便與殿下說了。”
秦鳳儀眼珠一轉,笑道,“我說你怎麼給我送禮啦,原來是有事求我。”
“不僅是我求殿下,是我們番縣的百姓求殿下。”說著,範正正色道,“要說窮,南夷是真窮,可要說苦,百姓倒也能填飽肚子。這幾年,我在番縣做知縣,縣裡的山山水水也走遍了,我們這裡,有平原有山地,有河有水,離海也近。山上有樹,田中有米,河裡有魚,海里也有魚蝦,便是年景不好,也餓不死人。而且,山上果子多的很,田中稻米收成也不少,可為什麼還這麼窮?沒路啊!我騎馬過來,便走了兩天。山裡的果子,熟了吃不掉便爛了。田裡的稻米,百姓們除了自己吃,便是往外賣,也賣不出幾個錢,糧商不樂意去,百姓們往外送糧,用獨輪車、用牛車,可到了難走的地界兒,都是一袋糧一袋糧的往外扛,扛過糧,還要扛車牽牛。可就是把稻米送到了縣裡,送到府城,仍沒什麼價。我聽說你要修路,就連忙過來了。不論如何,殿下看在咱們同窗一場的面子上,把我們縣的路也修一修吧,鄉間的路不勞殿下,我可徵用百姓慢慢修,自縣裡到府城的官路,殿下幫我們修好就成!”
秦鳳儀聽後也是感慨了一番,道,“老範你莫急,這路我定會給你們修。縣裡什麼情況,細與我說一說,聽說你們那邊兒山上土人也不少哩。”
“是。”範正與秦鳳儀說了一回土人的情形,還跟秦鳳儀打聽了一回,“聽聞殿下帶了不少饑民過來,下官也想為殿下分憂。”
秦鳳儀大笑,“好你個老範,非但打上修路的主意,連我的饑民你也盯上了。”
範正一幅老實可靠臉,道,“殿下剛來南夷,怕是有所不知,南夷城周邊兒的田地,多被城裡的幾家財主買去了。我們番縣,離南夷城並不遠,不過兩日車程,這還是咱們南夷的咱不好走,才要走兩日,倘以後殿下把路給我修好,一日便可到南夷城。而且,我那裡有可開荒的田地和山地,隨他們的意思。開荒前三年,咱們免稅,就是他們蓋屋舍啥的,我也可以給他們便利。”
秦鳳儀笑,“饑民的事兒,二斤蜜糖糕可是不夠的。”
範正十分靈光,第二日又買了二斤蜜糖糕送秦鳳儀,秦鳳儀此方讓他寫個安置饑民的規劃來。待這規劃寫好,再說安置饑民的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