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萬一有死傷,那時,江湖上俠義中人,有誰不怪責他!他是好事不幹,便宜撿盡,央他作甚!”
單耳神僧哈哈笑道:“聰明!反正我不幹大事,也不圖清譽,你怎麼說我都可以,我只求辦好公事、善己身!你看多少人少懷大志,雄圖大舉,到中年意志消沉,到晚年早已潦倒不堪,人生一世,為魔障所蔽,卻又何苦!”
忽聽一人朗聲道:“大丈夫行當於世,豈可庸庸碌碌,隨波逐流,不建絕世之功名而棄世?神僧之言,餘不苟同。”
單耳神僧瞳孔收縮:“又是你。”
張一女悅然道:“又是你。”
何大憤、蔡老擇、陳笑、梁小悲都道:“果然又是你。”
來人正是少年名捕鐵遊夏。
他丰神俊朗,氣字不凡,但身上有五六處傷,看來,七蠢碑那一役,他雖能退敵,但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天機”諸子在這落難時候,一見著他,都親切得激動了起來。
——好像他一出現,就有正義了,就能安全了。
單耳神僧怫然道:“你逞什麼一己之能!身為捕頭,吃朝廷俸祿,卻不抓賊,反而私結流寇,這像什麼話!”
鐵手昂然道:“我就是因吃朝廷俸,不欲做任何危害朝廷社稷的事,要替國家惜才,才不胡作非為!”
單耳神僧冷笑道:“你這算是跟我對抗了?你年紀還小,為這幹盜寇一生前程盡毀,值得嗎?你火候還不夠,跟我對敵,能有生機麼?”
鐵手誠摯地道:“單耳神僧,早名動天下,天機爸爹,也俠震乾坤。我力微量薄,妄論什麼救爸爹抗神僧,只不過,這件事只要是值得我做的,我便做去,而今金人猖獗勢大,難道我輩身為中國之士,便就強大而反宋廷不成?只要事是該為的,我力量再薄,你勢力再大,我也要和你對抗,成敗不論,勝輸不計!”
單耳神僧怒笑道:“好,好,你竟敢和我一戰?我瞧在你深受諸葛先生賞識之故,才延了三天期限,這次,你敢再攔阻,就逮你一併歸案。你要是落在蔡京手上,下場如何,應該清楚。你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鐵手淡淡笑道:“凡有必要的戰鬥,我決不迴避。”
單耳神僧怒道:你以為自己很勇敢?那隻不過是匹夫之勇。而已!”
鐵手平和地道:“與人比鬥爭勝,縱盡挫群雄,餘不為勇也;惟明知不可為而義所當為者,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餘稱勇也,不敢後人。”
單耳神僧怒目看去,鐵手連忙運玄功,要抵擋這精通“四化大法”的千里神捕以目力運勁來襲。
不料,單耳神憎的怒目,忽爾變作笑眼。
鐵手猶不敢鬆懈,暗自提防。
他天生臂力過人、內功基深,因辦數案均明察秋毫、決不縱枉,使京城的諸葛先生深為賞識,三次召見,並因材施教,授之絕頂內功要訣:“一以貫之”神功。
這“一以貫之”的內功,以一息生萬法,鐵手習之,如虎添翼,奈何他當時尚年輕,火候未足,面對這名動天下的老神捕,加上己身遇數戰,力倦勢疲,雖仍為義不退、當仁不讓,但心中難免忐忑。
只見單耳神僧笑得古怪,望著他身後。
他是忠厚人,但決不愚笨,所以仍兀自警惕。
單耳神僧詭笑道:“我本也沒多大把握,可以一口吃掉那隻辣老薑張龍頭,還有你這初生犢嫩捕頭,沒想到,竟來了這麼個些人兒,你們這回可一個也逃不了了。”
鐵手見陳笑等看自己身後的眼色,都十分訝異、憂憤,而張三爸的神色,更是充滿了難以形容的絕望,心中一沉,卻聽背後一個如破甕裂缸銳疾的女音問:
“這兒誰是張三爸?”
接著便是嬰孩的啕哭聲。
蠢蛋
鐵手一面提防,一面轉過臉去,只聞耳際單耳神僧嘖嘖地嘆了一聲。
那是一個冰清玉潔、臉白如霜、眉目如畫、體態輕盈的女子,紫絳衫、藍窄裙,站在自己的身後,懷裡抱著個嬰孩,手上拿著一冊繡金紅綢簿子,端的是秀麗絕俗,她只不過僅在一丈之遙,自己竟未警覺!
那婦人身邊還有一個人,湛藍色的長袍,頭低垂,俯視地上,似是那兒有什麼大有可觀的事物,但那兒卻只有他微微傴倭的影子。
這人頭上裹著重重黑帛,彷彿他的頭本碎裂成四,而今得用布裹實,務求它不再裂開似的。
縱沒看到他的樣子,也會覺得這男子很寂寞,還有一種很濃的憂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