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頁)
:“王爺取笑下官也!哈哈哈!十多年不動,如何開得王爺強弓!哈哈哈!”
吳三桂笑著笑著,突然將披風一抖,“忽”地站起身來,大聲道:“老夫手亦癢癢了!呵呵呵!下去試試!下去試試!”說著大步向臺下走去。
………【第三十六回孤劍千里血 獨賊萬夫雄(四)】………
且說吳三桂大步走下臺去,一名小校早就牽來了一匹油黑的駿馬。。26dd別看吳三桂已是六十歲滿了花甲的老人,那動作竟是異常矯健,只見他從小校手中接過韁繩,牽著馬走了兩步,輕輕一躍,身形展處,竟已穩穩地騎在馬上,伸手接過小校遞來的雕弓和四、五支箭,雙腿往馬身上一夾,猛喝一聲:“駕!”那馬陡地人立起來,一聲長嘶,旋即四蹄如風箭一般地飛馳而去!那吳三桂穩坐馬背,搭箭張弓,眼看那馬將奔到快正對百步之外那個箭靶處時,只聽得吳三桂大呼一聲:“去!”手指張處,箭鳴聲起,還不待眾人那一聲“好”叫得出來,瞬那間,只聽弓弦“錚錚”急響,飛羽劃空之聲接連響起,尖利的箭鳴破空而上!
眾人急放眼看去,卻見適才他手中那五支箭竟晃如首尾相連的一截細細杆子一樣如電閃去,直奔靶心!眨眼功夫,只聽“噌噌噌”五聲輕響,那五支箭正中靶心,遠遠看去,五支箭圍成一個小圈,白色的箭翎輕輕顫動,宛若一朵盛開的雪梅!
場子上下一片安靜,只有被風吹動的各色旗幟仍在“嘩啦啦”地招展。
突然,一陣歡呼聲如驚雷般響起,號角齊鳴,金鼓大作!
張劍池坐在臺上,也不免大吃一驚!想不到吳三桂竟有如此不凡的弓馬手段!他瞟眼看看一旁的折爾肯,只見折大人臉上也是一片驚愕之色,甚至竟還有些緊張!突然又聽得場子上馬蹄聲起,他轉眼看去,卻見吳三桂正縱馬繞場,雙手高舉笑容滿面地接受著部下的歡呼,那模樣得意極了!
突然,吳三桂原本豎直的身軀俯了下去,抬頭立眉,滿臉凜然,頗有如臨大敵之色,雙腿又是輕輕一夾,黑馬四蹄急速敲打著地面,飛一般向臺前馳來。
場上頓時靜了下來,數千雙眼睛緊緊盯住了他的身影!
馬寶見狀,一步跳下臺去,從臺邊兵器架上取下那柄吳三桂心愛的青龍長把大刀,看看吳三桂已到五丈之處,他大喊一聲:“王爺接刀!”雙臂運勁,“嗨”地一聲大喝,那大刀急抖著拖後的刀杆,刀頭徑往吳三桂頭上奔去!
眼看那寬闊的刀頭便要擊中吳三桂昂起的頭臉時,場上竟有人已忍不住發出了驚呼!
就在刀頭距臉僅以分寸計時,吳三桂眼中精光大冒,大喝一聲,竟一挺身向後倒去,讓那柄大刀緊貼著鼻尖胸腹擦了過去!就在那杆尾堪堪飛到胸腹之間時,他忽地雙手一伸,將刀杆緊緊握在手中,青光閃處,他已挺立身子,任大黑馬如電狂馳,手中大刀已使出各種招式,就如與身前之敵喋血拼殺一般,劈砍掃剌無一不精,端的是刀出風起,刀劈電閃,招招奪命,刀刀見血!
難怪後人修史的寫到這一節時,竟出語讚道:“不意三桂竟能以六十有二老邁之軀,躍馬揮刀,風馳雨驟,面無疲色,招法自如,其威烈雄豪,大有昔關雲長溫酒斬華雄之狀,真乃武英武絕人!”
場子上氣氛高漲,號角金鼓驚天動地,喝喊叫好之聲一陣高過一陣。
張劍池在臺上也不禁看得心中暗暗叫好!他原以為吳三桂不過就是一介官僚,至多就是一個人們常說的“帥才”罷了,只因熟讀兵書,深通陣法,善於排兵佈陣,指揮大軍掩殺,將士用命,大抵逢戰必勝,故而得拜大將軍,贏得一世功名!卻不料竟也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刀馬功夫!難怪當年山海關上一將擎天,百攻莫下!那李自成、劉宗敏奈何他不得,竟以其全家老少數百口性命相脅!他拍案而起,凜然宣誓:“為復大仇,殲大寇,以奠神京,以安黎庶事。切痛先皇被弒,亙古奇殃;劇寇披昌,往代未有,凡屬臣僚士庶,能不碎首殞心!今義兵不日來京,爾紳衿百姓,須各穿縞素,協力會剿,……庶使克復神京,奠安宗社,乾坤再整,日月重光!”真是氣壯山河,擲地有聲!而大清國攝政王多爾袞舉一國之兵將其團團圍住,仍是望城興嘆,攻之不下,若不是吳三桂欲剿滅李自成卻又因兵馬不及李闖十之二、三而修書向多爾袞借兵訂下城下之盟,還不知大清定鼎北平,一統天下要拖到哪一年!今天細細觀來,看他舉手投足間沉穩實在,勁道十足,決不似花甲老翁之狀,看樣子其拳腳功夫也肯定了得,決不在一般江湖高手之下!張劍池不由得心中一陣陣感慨,暗道:“便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