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頁)
續說,“而此一時,沐家小姐雖言為報仇而來,然老衲細察,卻是慧根靈骨,善良之人。她衣著單薄,孤身一人,冒死上山,全為一個孝字,並非生就殺人之品性。她行走於風雪之中一晝夜,驚懼凍餓,已傷及元氣,僅以尋常推功過**之法,恐難助其復元,日後亦留病根在身,難免有三長兩短。故而老衲叫你捕殺雪雞燉湯給她,以扶其元氣,驅除病根,一勞永逸。再說,她既能將我找尋到,亦是有緣份;既是有緣,我豈能見死不救?更何況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啊!況此時所殺雪雞乃小生,而救沐蘭乃救大生也。殺小生而救大生,乃是生死之輪迴;破小戒而全**,乃禪學之根本也。我之所為,正是佛門弟子當為者也。”他看看凝眉沉思的韓風,呵呵一笑,又道,“論事,不可拘泥於一孔之見,天地則寬;求學,不可只限於一師之言,學海則深。此乃至理也。”他抬手擺道,“你看,立於高山之巔,可窮千里之目。這茫茫雲海之下,掩蓋了眾多山川城廓、芸芸眾生,而尚有峰頭無數,兀立於雲海之上、高天之中。中原之人常道:‘登泰山而小天下’,以泰山之高,比之大理點蒼山峰,實僅乃峰下之一小石耳!只不過齊魯燕趙之地平闊低坳,立於泰山之巔,放眼眺望,自然遠闊許多。如若泰山躋身於南中邊陲這崇山峻嶺之中,登泰山頂極目,上,僅為一線天,下,僅只一條窄狹箐溝而已!此所謂之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矣!哈,哈哈!”他朗笑幾聲,手捻銀鬚,又道,“你看,這佛頂峰可謂離天三尺三矣,然那點蒼之主峰馬龍峰,比此山巔,又高出許多;再極目北首那天邊玉龍大雪山,峰插九天雲霄,終年雲遮霧嶂,冰川林立,不知又比這點蒼山還高出多少!真乃高山之上有高山,豈可輕言‘小天下’而夜郎自大耶?”
韓風聽著,先仍不甚理解其意,忽兒小生大生,生死輪迴,忽兒天地學海,寬闊無涯,忽兒又泰山點蒼,高勝於高……,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話,然聽著聽著,卻豁然貫通,一通百通,越聽越覺得道清理明,一席話勝過數年寒窗苦讀,心胸豁然開朗。他記起少小時爺爺所講寓言軼事中亦有許多不明不解之處,而今日大師一席語言,舉一反三,忽然頓解了多年之謎,明瞭了許多道理。他肅容開口道:“大師今日教誨,風兒銘刻於心,受用終身,永世不忘。”
正是:峰頭憑虛攬太清,西來神風動石鯨;浮雲入懷當無悔,敞胸吞吐化繁星。
擔當和尚和韓風佇立巔峰,任憑清風陣陣拂衣,均覺上天造化之奧妙。大師忽然長嘯一聲道:“風兒,頂也登了,話也講了,不知翠羽和沐姑娘現下如何了。走,回去看看。”說罷,運起凌虛之功,腳步下如風,疾疾下山而去,挾風裹雷,帶起林濤陣陣,飛砂走石,滾滾而去。韓風轉過身來,卻只見紅光一團,閃爍飛馳,傾刻間已入了烏雲陰霾之中,乃急忙展動身形,展身躍下巨石,有如雪豹賓士,不一刻也隱入那翻卷亂渡的烏雲層中,了無痕跡。
………【第十七回 禪機透佛頂 劍鋒斷魂魄(四)】………
且說靈幻、鳳姑二人仗著“無痕劍法”,展動身形,衝開那夥蒙面黑衣人的包圍,運起凌虛步,向陽南溪方向躥去。。
點蒼山之溪澗,於兩峰對峙之間湍湍奔流,直下三千尺注入滔滔洱海,澗深水急,跌宕迂迴,兩邊懸崖峭石,陡立如削,怪石崢嶸,如猛獸奇禽,張牙舞爪!
兩人來到溪邊,見追兵將至,而前方抄路堵截之官兵吶喊聲已隱約可聞,遂選擇了一處緩坡,滑至深澗之底,隱藏了於怪石壑隙之間。
她們身後窮追不捨的蒙面人已追至澗邊,紛紛左右環顧後,又朝澗底窺探。不一刻,只聽為首的說道:“去幾個弟兄,沿溪邊兩側細細搜尋。沿路的道口岔路留五十個人把守,別的當即趕到寶林村對面抄澗底往上一草一木一石仔仔細細梳它一遍,如有蛛絲馬跡,立馬放出牙旗報信。我帶四、五個弟兄在此守候,待機而動。我就不信,兩個毛尼姑有飛毛腿不成?”
一時間,人影錯動,嘈嘈雜雜分作兩撥,人多的那一撥轉身沿澗邊逆溪而去了。
俄頃,澗對岸冒出了一隊官兵,為首的蒙面人見後大聲叫喊:“王大人,那兩個毛尼姑就藏在澗底,在下已派人沿這側溪邊向上搜捕,您可派屬下沿您那邊朝上搜尋,與我手下人在寶林村頭會合。路上岔口莫忘記留人緊緊把守。”
對面一個官兵的小頭目應道:“好!就按楊兄之意。諒她倆插翅也難飛出我們的天羅地網!”說罷,回身指指點點,安排官兵分頭搜尋。
靈幻與鳳姑藏於澗底怪石之中,早已聽得一清二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