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第2/4 頁)
能最有說服力呢?
這一點,陳凱之倒是有兩世為人的經驗,古今中外,最容易得到認同的價值觀是什麼,只有找到了這一點……
他一開始有點煩躁,可漸漸也冷靜了下來,他苦思冥想著,並不急於動筆,足足呆坐了小半時辰,終究有了一些覺悟,他眼眸一閃,唇角輕輕勾起,目中掠過了一絲狡黠。
好,那就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叫做最大公約數。
陳凱之提筆蘸墨,隨即開始下筆,第一句,其實就是破題,這是至關重要的,既然心裡有了指標,那接下來就是如何用詞彙去締造了。
陳凱之凝神,隨即開始揮灑文墨,接著筆走龍蛇。
時文雖沒有嚴厲的規範,卻有許多約定成俗,必須要規避的東西。
陳凱之這一年來,在劉夢遠的用心指導下,已不知作了多少篇時文,對於這其中的細節,也可謂是如數家珍。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大意,無懈可擊的觀點,加上合乎規格的規範,除此之外,還需一定的文筆,使人讀的愉悅。
畢竟,這是一個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啊,一個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一句話如何解讀,完全靠韻,所謂韻律,便是單憑你的字音,便能判斷這玲琅滿目的文章裡,那一句話是首,哪一句是尾,正因如此,陳凱之必須逐字逐句的去推敲著每一個文字。
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後,一篇文章才在手底下草草作成,他又在心裡重新誦讀了一遍,改了幾處錯誤,這才吁了口氣,又認真地抄寫了一份正式的答案。
一日的考試下來,陳凱之可謂是精疲力竭,其他的考生,也好不到哪裡去,時文和其他文章不同,其他的文章,寫的是好是壞,大致心裡都有數。唯獨時文乃是闡述觀點,這就完全看眾考官們的態度了,若是人家不喜歡你的觀點,便是你寫得天花亂墜,任你再如何腦補,人家也是嗤之以鼻。
因此,每一個人的心裡都懷著忐忑。
陳凱之交了卷後,便隨著大流人馬至明倫堂。
明倫堂上,諸考官們也顯得疲憊,當有人唱喏到陳凱之的名字時,陳凱之便徐徐至堂下道:“學生陳凱之,拜別大宗師。”
這是禮,雖然繁瑣,甚至流於形式,可禮就是禮,是這個時代的主軸。
當你越是來越接近這天下的核心,地位越高,這樣的禮,便會愈來愈多。
這一次,姚文治不再調侃,而是正襟危坐,朝他頷首道:“好。”
陳凱之又一揖,這才提著考藍,徐徐而去。
………………
當日夜裡。
學宮的明倫堂,二十七個閱卷官已經就緒,面對著今日收上來的數千張試卷,每一個考官都需傳閱一遍。
因為是時文,所以能否高中,完全是看考官們的態度。
二十七個考官,哪篇文章圈點得最多,才更有機會脫穎而出。
若是遇到了爭議,則由作為主考官的姚文治做最後的結論。
閱卷官們已經忙碌開了,畢竟工作量實在太大,數千篇文章呢,所以他們閱卷,大致也就先瞄上幾眼,大致看看文章是否合乎規範,又或者是開篇如何,假若是平淡無奇,就連觀點都懶得看了,直接提著筆,畫上一個叉,緊接著,這篇文再傳給下一位,一直到二十七個考官都審閱過了,接著便有文吏統計,記錄成績,最高分乃是二十七,這是二十七個考官給予的分數。
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而考官們,顯然也是不畏繁瑣。
誰都知道,掄才大典,尤其是這等會試,一旦高中,便是可以授予官職的進士,萬分都馬虎不得。
若是翫忽職守,那就是抄家滅族大罪。
正因如此,誰也不敢懈怠。
眼下,身為主考官,姚文治是極清閒的,因為現在只是考官們初次稽核的階段。
他這幾日,都不得離開考場,所以特意讓人準備了茶葉,此時在此,獨自一人自飲自酌,很是愜意。
倒是有個考官將一批卷子收攏了來,送到了他的面前,苦笑道:“姚公,今年的題,難倒是不難,只可惜……分歧不小。”
“哦?”姚文治揚眉笑了笑,一雙眼眸看著考官,滿臉困惑地問道:“怎麼就分歧不小呢?”
考官將這一沓已經批閱過的試卷揚了揚,連連苦笑道:“你看,這裡頭的卷子獲得點圈的,至多也不過是十五之數而已,若是換做是往年,百來份卷子裡,如何也能出二十個圈,可見閱卷的諸公們,對此的爭議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