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過載,只有細胞凝固劑能將人體在瞬間化為鋼鐵來承受這種極限壓力,再轉化為量子態發射出去。為了實驗,我們實驗員不得不使用這種藥物。這兩種藥物同時使用,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我們所能做的,就是長時間的反覆清洗,最大限度的減少毒害。現在,儘量減少實驗員的任務次數,也可以避免藥物對實驗員的傷害。沒辦法,我們天生的稟賦,註定了我們是必須為國家做出犧牲的人。這是我們的光榮。”
兩人陷入沉思中。天色已黑,山風在耳邊呼嘯。
華安安乾笑了一聲,說:“既然只有我們才具備這個能力,我們就為國家犧牲吧。”說話間,心裡湧動起一種無名的悲壯,刺激得眼睛有點酸酸的。
當然,如果人人都有這種能力的話,他倒也樂意讓出這份光榮。
透過這次談話,華安安消除了對祝子山的誤解,他對自己的認識,也有了新的定位。基地的實驗員,都是國之嬌子,是不可多得的特殊人群,而自己恰是其中一個。這種超越了普通人群的驕傲激發出一種自豪感,比當初入段還要令人興奮,而且多出一種悲壯。
只可惜,一個月後,這種自豪或許就因自豪的載體消失,只能化為一種令後人緬懷的哀思。
第二十四章 針對性訓練
實驗員的訓練科目分為五項。每天早晨,首先是理論課學習,由胡教官講解本次實驗中的一些淺顯易懂的知識。並且學習背誦《實驗員工作條例》和《實驗員安全操作條例》。胡教官一再強調這項實驗任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實驗員們樹立英雄主義的獻身信念,以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堅決完成任務的自信心。
到了現在,三個實驗員不得不面對現實,胡教練所說的時空探索,有可能是真的。要不,基地不可能花費這麼大代價來培訓他們。不過,百萬人中才挑出他們一個,也足夠他們驕傲了。
理論課之後,是例行的體能訓練。大家集中在訓練室,重複他們早已形成本能反應的逃生動作。華安安的訓練內容中有一個凌空取物的動作,常常使得其他人跟著打亂了節奏,引起一陣鬨笑。
午飯前的一段時間,是裝置操作訓練。基地在樹林的一角,建立了一個訓練場。每個實驗員身背30斤重的裝置,用裝置探尋器在林中搜尋裝置基地。找到位置後,再用探尋器開啟隱藏在地下的基地通道。
起出,三個實驗員都有些恐懼,眼見雜草叢生的土包忽然裂開,露出一個黑乎乎的洞穴,都有些窒息的感覺,誰也不肯往下走一步。經過嚴厲的呵斥,才不情願的走無錯小說 m。quledU。了下去。他們驚奇地發現,原來裡邊別有洞天。洞穴內竟是全金屬結構,微微泛著熒光。一臺鍋爐狀的機器擺在中央,通身是五顏六色的訊號燈,華麗極了。
他們按照操作規範,更換了電源和儲存器,慢慢退出來,又用探尋器關閉那個通道,直到土包上的雜草嚴絲合縫,不留痕跡。
他們所要執行的任務這麼簡單易學,他們都有點不敢相信。
胡教官說:“這次便宜你們,這是最簡單的任務。以前的實驗員,都要攜帶幾百斤的裝置過去組裝。最多的一次,四個人帶了一千七百斤的東西。”
鄧堅吐吐舌頭,說:“他們栽樹,我們乘涼。下次恐怕沒這麼好運了。”
分組訓練時,甚至可以偷懶。前面的人懶得下地穴,故意找不到裝置基地,往土包上一躺,然後用報警器發出警報,樂呵呵地看下一組人代替自己完成訓練。
午休後,由胡教官講授生存訓練課。
“大家已經清楚了,”胡教官在牆壁上掛了幾幅瓜果蔬菜和菌類的圖片。“執行任務時,遭遇意外,或是身體生病、受傷,都無法返回,必須等待一年的時間。因此,生存訓練非常重要。需要分清的是,我們不是特種兵,不需要進行野外生存訓練。誰也不可能在野外靠野果和小動物生存那麼久。我們主要著眼於在當時當地的謀生技能訓練。只能混跡於當時的社會中,在人群中尋找生存的機會。因此,我們需要掌握一些當時人際交往和社會活動的知識。這裡有一個前提,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干預那個時代的歷史程序。”
“由於返回的實驗員很少,我們缺乏當時的第一手資料,只能從地方縣誌中搜集一些,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實驗員幾乎不可能離開磁湖山太遠。生存的範圍大致就在界溪街和嘉豐鎮一帶,最遠,恐怕也就是十字坂鄉了。”
“嘉豐鎮,古時是磁溪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