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3/4 頁)
本章字數:3614
山藏古寺,帝都的感業寺,是帝都之外最大的尼姑庵過諸多達官顯貴們上山禮佛祈福還願,所以這裡的香火一直很旺。
也有官眷喜其深山清幽,小住幾日。但象如今裡面這位,託家帶口,一住快月餘,而且,似乎把整個府里人事全搬到此庵裡的,卻也絕無僅有,只此一位。
何況,前幾日,明明府裡的男主人已派人送信,這位夫人仍沒有回去的打算。庵裡的尼姑倒也算有經見識,倒猜測夫婦之間有些不和
庵裡的尼姑們便平禮佛之外,藉著佛經勸上一勸,所謂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夫婦之間,哪有隔夜仇的,倒是以和為貴。
那位夫人只默默的聽著,淡淡笑著,也不至可否,有時聽得太多,只微皺了眉,一語雙關,她來此山中佛堂,只為求平安。再不多肯多言半句。
有了這話,倒讓人不好深問下了,既然這位夫人供的香火錢一直很豐富的,也就隨了她去。
這日清晨,庵裡小尼似往常般早早開了寺門,拿著掃帚,一路行來,將地上落葉灰塵掃作一堆。
山下隱隱傳來馬蹄聲聲,捲起漫天煙塵,這大清早的,竟又有大隊人馬上山來。小尼姑不由向下探望,不多時,便見得當前一騎行於跟前,馬上之人勒馬立定,那馬嘶嘶的噴出騰騰熱氣,分明是跑了長路而來,騎上之人下馬。向著已呆立的小尼姑行了一禮:“敢問師太。鶴雪郡守上官夫人可是住在此地。
小尼姑雖不知來人是誰,卻也連連點頭,這話是無論如何說不出來的。
便聽得那人向著身後高聲道:“老爺。夫人在此
那一騎之後,還有幾列車馬一路風捲殘雲般行過,只餘那當先一人地道謝聲迴盪風中。
小尼姑發了會呆,平日裡清修地閒淡性子,便把此事放開了,仍自打掃著落葉。只是心中隱隱有了預感,那位上官夫人,應該住不久了。
果然,回到庵裡,便看到那位住了月餘的夫人帶來的手下人,已開始收拾物件,聽說,上官郡守親自來接夫人了。說起這話,人人臉上,頗有得色。
小尼姑卻不由憶起前幾日隨師傅到帝都某家顯貴家中送護符時聽得地一些訊息。
說是某位外放的官員攜小妾回京,才回府裡。便見得家裡雜亂無序、無人管理的景象,這一打聽。才知道其原配夫人早帶著家裡一干管事避暑山間庵堂,名曰禮佛。
那位老爺處理外務井井有條,可內務,卻只能徒嘆奈何。那位小妾開始還有心欲藉機接收管家,以顯自己怕能耐。可畢竟是人地兩生,雖說也帶回來一些心腹得力之人,可擱在那帝都府晨,卻根本使不上力,那段日子,那位官員府裡那個亂象啊,真個慘不堪言。
後來修書一封,讓原配夫人把府裡管家放回,那夫人也真夠狠的,發話說什麼禮佛之時,遇觀音夢中指點,竟放了府裡管事自由之身,所以,便是沒人了。
而那位老爺,似乎就姓上官的。
如今看來,怕是那府裡已不知破落成什麼樣子,才逼得這位老爺親自上庵裡接人來了。
如是一想,對於那位夫人前幾日突然宣佈讓其身邊一位管事恢復自由之身的舉動終於有明瞭。
看著再次決塵而去地車馬,以突然空了下來的庵堂,小尼姑心裡也只閃現著“上官夫人好生歷害”幾個字。
反正,在外人眼中,這第一回合的交鋒,上官夫人以地利人和之便佔了絕對的優勢,略勝一籌。倒也成功的壓制了那位小妾因長年陪著老爺而產生的囂張氣焰。
回府後,那位小妾帶帶著自己六歲大的女兒,恭恭敬敬的奉茶行禮,口喚姐姐,只是在起身之時,不經意地扶著腰身,便換來那位憐香惜玉的上官老爺連聲關懷。
原來,那位小妾,又有了身孕。
看著那穿珠戴玉,精描細繪的恭順眼眉下隱隱的挑釁,上官夫人只穩穩地坐著,面無表情一如泥塑。讓人看不清喜樂。
至於那個瘦小的,弱不禁風地六歲弱女,敏感的覺得場面氣氛不合,只死死的挰著自己的衣角,一言不發,被人怱視的徹底。
誰也料不到,這上官府裡的更大的變故,起因便是這個六歲的女童。
****************************************
如夫人有孕,這府裡的內務自交給大夫人了。雖說少了原來的主管,可大夫人餘威猶在,又有府里老人幫襯著,倒也慢慢上了軌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