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第4/4 頁)
了去了,生意人大多圓滑得緊。可哪見過這般古怪、只為鬥氣甚至於不管財路的生意人。
因此,這個李記與錢記在未開張這初,便吸引了眾多目光。
帝都大,居不易。除去那些個豪門顯貴,其它的平頭百姓,日子過得還是分銖必究。
眼見得那兩家明顯似要鬥氣殺價,原本有些個欲在其它地方購賣的物件,皆刻意推遲,等著這兩家開店,好撿便宜。
這兩家開張之後,也真地一開始便相互壓價,時不時爭吵更是少了的,帝都的百姓們權當看戲。反正所謂無奸不商,所以。這一派進店,仍是再三比較打聽。等著那兩家吵得塵埃落定。最後,李記財大氣粗。開出全部九折的價格,一時之間,李記之內人頭湧動,購者如潮
相反,同樣新開張的錢記,門可羅雀,上至掌櫃,下到夥計,皆垂頭喪氣間。
若故事到此,本也沒什麼稀奇。縱然一時購物瘋狂,然而,帝都百姓心裡自有天平,再便宜,也只按需購賣,最多,以後這家不是真個便宜而質佳,多來照顧便可。
可那初次鬥法失利的錢記,竟也真夠心狠,十天不到,立刻轉向,改行經營綢緞,這本也沒什麼,一行虧了,再其它地方找回來,也是常事。
可偏生那李記地掌櫃是個得理不饒人的小氣主子,在李記改行第二天,他也立刻收在外人眼中看來生意不錯的茶行,改做綢緞,那價格,也同樣比市價打了九五折,非得硬生生壓了李記一頭來,這番作為,看來真個只為出氣,竟不為嫌錢
這一次,帝都百姓心裡便有些個小九九。
流言也不知是什麼地方開始的,大意不過是,那李記若再開不下去,若是又換了營生,依著錢記那個肯定不依不饒地主,應是絕對的跟進中。
只可惜自己當初那便宜茶葉購得少了,如今,再想找那份廉價,怕是難找。
而那些什以綢緞茶葉這類,本是生活易耗品,遲早要用的,不用趁著便宜,多多購入,才是真個划算。
這樣的想頭,初一聽也覺也合情合理。
於是,這一次,一邊看著兩邊吵價,一邊購物的帝都百姓們,這番出手便有了搶購囤積的意味。
尤其是看著,那位本個吵贏了架,轉著面對店裡人潮湧動的那些購物的百姓,卻苦張著臉的錢記掌櫃,這份大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