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虞氏張口結舌,彷彿見到了最驚奇的事。
江舜誠一臉意外,似乎不認得自己這個最年幼的女兒,這個比他四個孫子還要年幼的小女兒。
☆、026曾經貧寒
她只是說了認為對的事,以前不懂事,可現在她懂了,勸了父親為民所想,至少能讓百姓知曉,她的父親並不是只求榮華富貴,也有為百姓做過一些事。
虞氏正要開口訓罵兩句,江舜誠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得素妍心裡沒有半分的底,她覺得自己並沒有錯。
“爹爹,身為重臣,解君之憂,素來皆是君未憂而臣先憂,否則皇上也不會如此器重爹爹。豫地鬧災,再過些日子,恐怕皇城的難民會更多。”
江舜誠很歡喜,收住笑意,道:“我家妍兒真是心地善良。哈哈,好,為父聽你。”他對左右一聲高呼:“傳本相命令,從即刻起,府中晨食菜式減半,午食改為六菜一湯,暮食改為四菜一湯。”
虞氏回過神來,脫口而出:“胡鬧!”瞪了素妍一下,道:“相爺也真是,怎的拿個孩子的話當回事。還六菜一湯呢,這麼少的菜,怎麼吃。不說旁的,就是那幾個孫兒,也吃不飽飯,哼!”
素妍只得九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更應吃好,還有江家那幾個傳字輩的孫子們,也得吃好。
江舜誠道:“來人,照本相命令執行!每晚的夜宵糕點也要減半。”
管事嬤嬤應聲離去,派人往各處傳話。
江舜誠若有所思,微眯著雙眼,道:“這幾日朝堂上,說的都是豫地旱災之後又遇蝗災的事兒。按照皇上登基以來的慣例,恐怕用不了一月,皇上的膳食也要改為八菜一湯。皇上一改,皇貴妃及諸位嬪妃也會降為六菜一湯。”
丞相府,到底是臣子府邸,不好越了皇上去。
江舜誠又道:“籌備一下,近日準備開設粥棚。”
在虞氏的印象裡,江家從來沒有幹過這樣的事。江舜誠高中為官以來,家裡不缺銀子,尤其是任丞相一職後,巴結討好的人比比皆是。做“靠山”,坐等分紅的鋪子就不計其數,大的到有名氣的商賈,小到不知名的店鋪,都是右相府“名義”上的生意合作伙伴。實則,右相府沒出一分錢,讓大家暗裡掛了個名,就能有大把的銀子。
另有各地官員、學生孝敬來的例銀。每逢年節,各地孝敬源源不斷地進入丞相府,堆得丞相府的庫房快要放不下物什,右相府曾連續三年暗中擴建庫房。如今光是用作庫房的院子就有兩處,一處裝著貴重器皿、瓶子,全是擺件、掛件;一處裝的是吃穿之物,綢緞、人參、燕窩等。
虞氏放下碗筷,滿是疑惑:“真要減少菜式,開設粥棚?”
江家不會幹殺人放火的勾當,但也會幹些收受銀兩的事,可開設粥棚這樣的事是從不曾幹過的。把大把的銀子花出去,還是為了不相識的陌生人,虞氏很不可思議,而源於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是他們的掌上明珠。
這會兒,惹了事的素妍正津津有味地吃著飯菜,一副渾然不知的無辜模樣。
虞氏瞪了一眼,罵道:“臭丫頭,給你爹出的什麼壞主意?六菜一湯,這可怎麼吃。”
江舜誠聽到這兒,面露肅色:“想當年,我寒窗苦讀,你要侍候我娘,還要照料三個兒子,與二弟分家之後,家裡也不過三十來畝良田,一座不大的宅子,逢年過節,也才四菜一湯,平日裡也就一碗米飯,再加一盤醃菜。逢場趕集,你才去街上割上一斤豬肉,瘦的跺泥製成肉丸給我娘吃,肥的你就做成小半碗紅燒肉給我吃。剩下的油湯,你也不捨得嘗上一口,也是分成三份,當成美味佳餚般地淋在三個兒子的米飯裡,還說是油湯拌飯。”
素妍知道祖上貧寒,而是她的祖母又是年少守寡,只守著江舜誠這一個兒子過活。不曾想到,原來她的父母也有那樣的苦日子,但與窮人家而言,亦能吃得飽、穿得暖的富足日子。
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祖母,聽說在她出世之前,祖母就早已仙駕歸西。她是被虞氏侍候養老的,離世之前,江家尚未發跡。
江舜誠說的這些,對於虞氏來說,遙遠得像是上輩子發生的事。那時候真的很苦,那時虞氏從未叫嚷過苦,靜默地陪著江舜誠度過了最艱難的苦日子。
虞氏孝敬婆婆,敬重丈夫,那時江舜誠正在苦讀,孩子們又小,婆婆和丈夫都不能吃差的。她只緊著自己和三個孩子,只盼著丈夫有朝一日揚眉吐氣,能過上好日子。
許多年沒有說過往的話題,今兒突地提起,虞氏恍然如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