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失態。
回神發現山人正一臉笑意地看向自己,便知道自己內心所想被山人洞察了。
見此,孫慎索性也不再嗦了,直接開口道:
“那先生倒是說說,本將禍從何而來?”
山人見此,現在搖了搖扇子,看向眼前的茶杯。
見此,孫慎雖然著急加氣憤,還是耐著性子將自己的茶水端到山人面前,略微恭敬地給其倒了一杯。
喝了一口,山人才讚許地看了一眼孫慎,開口道:
“剛剛老道進來之時,發現營中軍隊涇渭分明,氣勢各一,不知此中可是有雜軍?”
聽到這話,孫慎皺了皺眉,警惕地看了山人一眼,但是見到其雙目清明,面色依舊淡然,才點頭道:
“有一部分由士族私兵子弟組成的忠勇軍,奉命跟隨本將討伐叛逆!”
孫慎說話的時候,臉上露出自得之色。
要知道這士族子弟私兵,可是由江東大小士族拼湊,代表的是江東萬民,他能帶領如此兵馬,全靠陛下孫皓的信重。
他倒不是看著這一支雜軍,而是看重其背後的意義,孫慎相信,只要自己能戰勝一兩場,自己肯定會再次升遷。
以前主管史,基本跟封候拜將無緣,現在這情況,他已經看見了無盡功勳在向自己招手。
“恐怕,這就是將軍的禍患所在了。”
山人突兀的聲音傳來,讓孫慎一驚。
不過隨即他就鎮定了,開口道:
“先生說的可是陛下徵拔所有士族之事嗎?放心,有陛下在,他們不敢輕舉妄動的。”
聽到這話,山人搖搖頭,輕笑道:
“此言確實有理,但那是陛下,將軍以為,他們不敢對付陛下,還動不得將軍?”
“這……”
不待孫慎遲疑,山人搖著扇子,繼續道:
“若是將軍首戰失敗,以陛下之胸心,他能允許將軍失敗嗎,失敗的罪責,又要何人承擔?”
前面的話尚只能讓孫慎遲疑,後面這話就直接讓孫慎冷汗連連了,不知不覺,汗水已經溼了背巾,發寒都有些難受。
驚慌毫不掩飾的寫在臉上,充分說明此時他內心是何等的驚慌失措。
山人看這一幕,也不繼續進言,而是微笑地品茶,直到將一壺茶飲盡。
孫慎身為史,時常在孫皓旁邊任事,對於孫皓暴露出來的性格他怎能不知,這也是他驚慌的原因。
孫皓開始還裝得謙遜節儉溫和,實際是一個志大才疏,極其自傲的人,說自負也不為過。
山人的話點醒了他,江東士族的勢力非同小可,當初孫堅就是靠江東世家支援,才立下這五十載的基業。
但是,正是這樣,導致了士族在吳國處於奇怪的地位,君主既要交好各個家族,又要嚴防這些人作亂。
陸遜之殤,諸葛恪之亂,以及孫之禍,都是吳君與強大世家交鋒的真實體現。
所以,孫慎毫不懷疑,世家只要想,就一點能將自己滅了,就算不能滅,稍微來點動作,使其進擊無功,以孫皓傾巢而出的手段,自己還真可能被祭旗,而且自己家族數百人也難以倖免。
“先生,先生,您不是有妙計嗎,您救救吾吧!”
在他絕望之際,偶然瞥見了淡定喝茶的山人,他頓時像是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上前握住山人的手。
山人見此,反而頗為遲疑,在孫慎的緊張盯視下為難道:
“老道無權無勢,吾能無名,如何幫得了將軍?”
聽到這話的孫慎先是一愣,隨即就是大喜,連忙叫來親衛為山人接風洗塵,大宴以待。
他不怕山人提出這些要求,就怕山人無慾無求,因為那樣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八月底,司馬駿的大軍在任丘打破幽軍,更在前進的路上擊敗了前來攔截的三萬雜軍。
這下,晉軍威勢遠甚,而在范陽的公孫赫憂心忡忡,甚至已經有了向東‘遷都’,避其鋒芒的想法。
但是就在緊要關頭,一個好訊息傳來,那就是八月二十六日,也就是四日前,答應燕王的鐘會突然率大軍從代郡繞過范陽,千里奔襲了已經落入晉軍手中的中山國。
將那裡的三千晉兵打得落花流水,四下奔散。
而後,補充了糧草軍需的一萬騎兵再次消失行跡,再一次出現,居然是在博陵,距離冀州信都不足五十里。
這下,不僅守城的大將恐懼了,就連領軍八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