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3/4 頁)
比較典雅大氣。陳康傑其實不是特別喜歡太豪華的辦公室,像暴發戶一樣,可是歐陽震華那裡算是公司的一個門面,也確實需要如此。十一樓的劉凱辦公室和兩個副總經理的辦公室,裝潢得同樣很考究,整棟大樓就是請香港的設計公司和裝飾公司完成的。在12樓除了兩個辦公室,還有一個會議室,那是公司中高層員工開會的場所。
“行,我看呂翔過去合適”。
劉凱沒什麼廢話,很乾脆的接受了陳康傑的意見,他不接受也不行,換成歐陽震華都會接受的,再說了,劉凱自己本來就覺得呂翔是合適人選。
“你找個時間和呂翔談談,傳授他一些做公司一把手的經驗,呵呵”陳康傑笑著和劉凱開玩笑,其實也不完全算是開玩笑,呂翔的經驗相對於劉凱來說還是要欠缺一些,能得劉凱傳授一下怎麼說都是好事情。
“傑少,你這不是挖苦我嘛,誰不知道公司是在歐陽總裁的領導和你的幫助下取得這麼大成績的啊,歐陽總裁不在,要傳授也是你傳授嘛”,劉凱佯作苦瓜臉樣,他這麼說也是半真半假,他確實知道陳康傑的貢獻很大,策略的發揮往往是超常規的,央視廣告的協議談下來,他雖然沒有直接參加,可是呂翔回來是專門給公司的高層都透過氣的。而且這次的招商大會也是陳康傑的主意,一下子就進來了五千多萬的額外利潤,如非親眼所見,估計他自己都不信。
還有一部分就是有點鬱悶,上面老是有兩個人指手畫腳,這是哪個做領導的都不喜歡的。
“劉總,你才在國內半年多,就學會溜鬚拍馬了哈”
陳康傑知道劉凱的意思,可是那也是不得不為之,自己不做,他們也沒人會那麼想啊,他們可不知道未來的歷史和發展方向,只能揶揄他轉移話題。
“呵呵,全然沒有那意思”。
“這樣,你告訴呂翔,物流公司那邊招聘的司機儘量招聘部隊退伍的駕駛員,他們不但身體素質好,技術也過硬,有些路上也不是很太平,不時有一些車匪出現,他們兩人一組,也能有一定的低檔能力,可以配備警棍、電棍等防身武器”
這是陳康傑唯一要交代給呂翔的,不管劉凱怎麼想,反正該說的他還是得說。他讓劉凱去和呂翔談,一是他不想牽扯到太具體的工作中,其次也是維護劉凱這個上游公司老總的權威。
89年的時候,由於黔州大多數的公路都是在山區,所以不時還聽到有車輛被搶的訊息,陳康傑可不希望自己的物流公司也受害,想完全堵住估計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在防衛上想辦法了。
劉凱有點擔心的點點頭,這同樣也是他的擔憂,來了黔州半年多,這樣的訊息他也是聽說一些的。
“另外,食品公司這邊的發貨,周邊五省就不要用鐵路了,把車皮節約出來給北邊和西邊的客戶發貨,周邊這幾個省的發貨任務就交給物流公司吧,獨立核算,這對兩邊都好,食品公司減輕了發貨壓力,物流公司那邊也得以扶持一下,而且,找機會和那些園區裡面的企業也說一下,同等對待,周邊省份也讓他們走汽運,這也是對他們的扶持,否則他們的銷售要是老不順暢也不利於長期發展”。
陳康傑又緩緩的給劉凱交代了一大推。周邊幾省離六隻的半徑也差不多都在一千公里之內,汽運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出省走國道還是相對比較安全的,路況也還湊合。
六隻火車站的車皮基本上都是優先供應康師傅食品公司的需求,那些中小企業往往得不到滿足,這還是很多企業都還在建設階段,等再過幾個月都建設完成開工之後,鐵路的運輸更不能滿足實際需要。黔州落後的交通條件對經濟的影響,在這個小例子中展露無遺。
現在的黔州到春城的鐵路還是單線,運力本來就很難提高,所以陳康傑也只能自己建立物流企業,分攤壓力,這樣那些中小企業建立以後,周邊省份用汽運,長途的就可以用康師傅結餘出來的車皮走火車運輸。否則生產出產品來,運不出去,那對當地的經濟和招商都是有很大負面影響的。
消化了陳康傑說的話之後,劉凱也甚覺有理,對陳康傑的心態又發生了絲絲變化。
六隻特區的巨大變化除了這個大型的食品工業園區,還多了一個農產品交易中心。這是陳康傑發現有很多周邊縣市的農產品商人到六隻來做生意,特別是要把農產品賣給這些食品廠之後,陳康傑給何保國的建議,建立一個小型的農產品中心,不但利於管理,還能增加稅收。
食品工業園區除了康師傅食品公司是泡麵工廠和礦泉水廠,其他的都是罐頭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