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去,“爺這麼說,可是這裡面有什麼弊端嗎?”隨即疑惑的眼色又轉成了恍然,“是了,縱是我腦子愚笨想不到,那些個大學士們,大儒們卻不會想不到,更何況汗阿瑪對洋人之術也多有了解,爺和兄弟們也知道不少,卻都想要對此加以應用,想來一定是有什麼問題了。”
是啊,四阿哥也讓訥敏的話提醒了,自己沒想到,為什麼汗阿瑪也沒想到?還有那些朝臣們,他們是真沒想到,還是這裡面真的有什麼弊端?只是想來想去,除了會影響一些教書先生的收入之外,四阿哥並沒有發現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再想到這事兒若是真的能做起來,會造成的影響也讓他不願意就這麼放下不加理會。
“你們都去吧,老四留一下。”康熙這些天就感覺四阿哥似乎是有話想對自己說,可是等到現在,他卻還是不開口,於是在議政之後,就將他留了下來。
“其實也沒什麼,”在康熙問起之後,四阿哥卻並沒有上來就說推廣,而是也只用弘暉來說事兒,“就是烏喇那拉氏想起了洋人用字母標記讀音以認字的法子,問兒臣,弘暉是不是也能照此而行?兒臣覺得這樣是在取巧偷懶,直接駁了回去,可後來想想,又覺得也不乏方便,故而有些猶豫,就想問問汗阿瑪的意思,只是事情太過細小,又怕煩了汗阿瑪。”
“是孫兒的學習之事兒,怎麼能說細小呢?”康熙笑了笑,又微做沉吟了一會兒,“洋人用字母來標記字的讀音,是因為那字母是他們的字,若咱們學咱們自己的字,卻要先學夷人的字,豈不是成了笑話?”
“汗阿瑪的意思,”四阿哥並沒有因此就認錯或退縮,而是細琢磨了一下康熙的話,“不能用夷人的字,要用咱們自己的字,就象切音法一樣。”
“不是不可以考慮的,”康熙點了點頭,“要先選定一些做基本注音的字,可以用清字,開始學字的時候,先學這些,學好了這些,以後的字,就可以自己注音去唸了,只是先生教字之法可是傳了千年,要改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朕要考慮,也要讓大學士和朝臣們合議。”
“還是汗阿瑪慮事周全,兒臣明白了,”四阿哥見康熙有所重視,並有接受之意,已經很滿意了,忙向康熙行禮說道,“兒臣會讓弘暉繼續照以前的方法認字的。”
訥敏並不驚訝四阿哥到底還是決定與康熙談及此事,前世他也是在太子被廢、十三阿哥圈等一系列事情發生之後,才完全沉下來的,現在的他沒經歷那些,當然很希望能在康熙面前多有表現,而對他決定讓弘暉沿用舊法學習之事,訥敏也很是贊同,之前她認為字母標記讀音之法會讓弘暉認字的速度加快,能省下他不少的功夫,現在事情被捅到康熙那裡,卻就得要謹慎了。
這新事物能不能被實施,被實施了又能不能最終成功,都還是一個未知之數,成功了倒還好,若是不成,弘暉卻是按這個法子來行的,對他的前途說不定就會有些影響,還是以穩當先比較好。
而這新事物的引發者宋氏,也趁著再來請安的時候,拐彎抹角的打聽過後續,訥敏也沒瞞她,看得出來,她對此事沒能被驚為天人而覺得很有些失望,但聽說康熙要考慮的時候,精神又有幾分振作,訥敏也不去多管她,此時候已經進入到康熙四十一年了,四阿哥依舊如去年一樣時常隨康熙出外,幸五臺山他扈從了,避暑塞外,他也一樣扈從,而訥敏也跟著同去了。
這不是訥敏第一次隨同四阿哥去塞外,她所學的蒙古語以前也發揮了不少優勢,帶回來的各式草原特產,也贏得皇太后不少的歡心,只是這一次她的心情卻與以往的不同,不是因為這次皇太后要同去,而是因為五公主也要同去,前世她就是薨逝在半路上的。
“這真可見得是去避暑了,”四阿哥看著訥敏讓人收拾的行裝單子,“你居然收拾了這麼多避暑的東西。”
“天熱當然要避暑了,總不成是要防寒吧?”訥敏橫目看著四阿哥,“爺不記得自己耐暑熱,我可還記得呢。更何況此次除十四弟以外,還有五妹妹也隨行,我這當嫂子的當然要多準備些,無事防備有事,總不能算錯吧。”
“我什麼時候說是錯了?”四阿哥笑著說道,“這不是誇你準備得周全嘛。”
“爺這麼說,我且就這麼信吧。”訥敏用眼睨著四阿哥笑著。
“爺,福金,溫憲公主到了。”正說著,外面的人來稟報道。
“她怎麼來了?”四阿哥一愣。
“有請,”訥敏吩咐了一句,一邊起身往外走,一邊對四阿哥解釋道,“是我請妹妹過來的,雖然咱們是一路同行,但你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