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 衰朝閒話寅先知,逃只逃也總分離。】
六朝樑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 留朝樑棟多如許,小曹空閒別上題。】
青冢懷古 其七 【 寢終懷故 奇七 (且)】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撥盡曲中愁。 【禍水茫茫應不留,冰懸脖頸除眾仇。】
漢家制度誠堪嘆,樗櫟應慚萬古羞。 【汗家制度誠堪嘆。臨亂應懴萬古羞。】
馬嵬懷古 其八 【餵馬懷故 奇八 (不)】
寂寞脂痕漬汗光,溫柔一旦付東洋。 【寂寞只恨飢寒光,溫柔已斷付東養。】
只因遺得*跡,此日衣衾尚有香。 【 只因已得弘流濟,雌兒衣襟尚有香。】
蒲東寺懷古 其九 【圃草凍死懷故 奇九 (救)】
小紅骨賤最身輕,私掖偷攜強撮成。 【小紅骨健嘴聲輕,私夜偷襲槍挫成。】
雖被夫人時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雖被胡人死吊起,已經勾引彼同行。】
梅花觀懷古 其十 【又見梅花懷故 奇十 ( 死 )】
不在梅邊在柳邊,箇中誰拾畫嬋娟。 【悲哉!她是誰?十二回中有她。】
團圓莫憶春香到,一別西風又一年。 【 嘆完暮已傾象倒,一別小紅又一年。】
聰明的讀者可看明白?這十首詩的順序字之前,都加一“其”字,而《紅樓夢》其它詩均無此例,證明作者有著重提示之意。果然,“一二三四五六七*十”,隱含十個字,四句話,那就是:
要倆先死,勿溜,且不救死。
顯然,這十首詩不僅說十件大事,而且還隱藏一道密旨,縱觀全詩,刀光劍影,充滿殺其,詩的背後,到底隱藏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真相呢,且看下文分解。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五節 “真事隱去”假死奇案
上節由秦淮壁上詩牽扯到薛小妹《懷古詩十首》,本想弄清史實與《紅樓夢》一書之間
的對應關係,沒想又引出一段驚天動地的奇案來,我只好將原來的話題暫且打住。先將“要倆先死,勿溜,且不就死”這十個字的背景分解明白。我原以為“九”諧“救”是對的,關係救誰的問題,當時考慮曹寅寫到這一回時間在雍正十三年,雍正謀害康熙篡位,命曹寅別管閒事,仔細想想光憑推測難以服人,而“救”若改“就”,則容易解釋了,事情原委可能是:康熙軟禁曹寅父子不久,又放了出來,給了他們一段時間的自由,繼續隱姓埋名去想辦法湊錢。他倆必須死,但不是現在去死,假如現在去死,康熙就被動了,因為鉅額虧空不補,無法對群臣交代。或許就是在這段自由時間裡,父子倆由北京返回楊州途中,在秦淮照壁上題下那三首詩,在此就不推斷了。
為了讓讀者對“假死案”的起因有一個清晰輪廓,有必要將曹寅的身世作一番介紹。
曹寅生於順治十五年九月七日(1658),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還有一個很少用的號就是雪樵。先世為漢族,原籍奉天遼陽(今遼寧)。其祖父曹振彥曾為大同知府,父親曹璽以內務府郎中首任江寧織造,在任達二十二年之久。祖孫三代雖為滿洲貴族包衣(奴僕)。身世卑微,卻地位顯赫。專門負責為皇室採購物資,並負有了解江南政治情況,結交漢族名士,做明代遺民的*工作等使命,實際上,曹寅是康熙派駐在江南的政治代理人。曹家自此進入所謂六十年全盛時期。
曹寅天資聰慧,十五歲即中舉人,不僅善騎射,還能詩通詞曲,作有《楝亭詩鈔》、《續琵琶記》等,也算是個有名的詩詞曲作家。自到江南後,他又結交了許多文人學者,如戲曲家洪昇、尤侗,以及杜岕、顧景星,著名詩人朱彝尊、施閏章,葉燮、趙執信等,與之經常交流切磋,文學造詣日深。又匯刻前人文字多種,校勘頗精。寅弟曹荃也是一個畫家,故曹家也算得江南書香門第。
曹寅十六歲入宮為康熙御前侍衛,也曾做過康熙伴讀。曹寅母親孫氏又是康熙乳母,因兩人同吮一奶長大,故一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