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心中湧起無限暖意。
二.
北平人最突出的秉性是忠厚仁義,講究幫助別人,委屈自己。
為人保個媒,撮合個事兒,東南西北城地跑細了腿,還自掏腰包打點各種應酬,辦成辦不成都是一樂兒,也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還有幹什麼的都追求有手兒絕活。
老北平人確有其京味特色,既是滿漢民族為代表的多民族的融匯,又具有北方地區民俗特點。
他們在漢文化的北平沃土上培育出來更加精巧,雅緻,適度,溫和,悠閒,氣派的“京味文化”。
王慶華的家在北河沿大街銀閘衚衕這小小的四合院裡,這是一所祖傳的老四合院兒,它是中國傳統住宅建築的典型代表。
它是北京的歷史,也就是我們中國的一段過去的歷史,
北京城百年來的傳統住宅形式。
人們在緩慢的生活節奏中失去了對貧苦生活的恐懼感,因為一種強烈的親情氛圍和充沛的陽光使他們獲得到了真實的快樂人生,更何況北京人有的是事情可做,只要人勤快點,吃飽肚子簡直不成問題。人這一輩子圖個啥呢?
不就圖過得舒適點快意點嗎!
老北平人彷彿感覺自己是個永遠幸福的自由之身了,
夢梅這天很早就來到銀閘衚衕王慶華家這小小的四合院裡,她的來到很快給院內帶來了歡聲笑語。
她沒好意思直接去找王慶華,雖然她們從小就定了娃娃親,她們之間不僅互相愛慕,而且志同道合,但畢竟她已經是大姑娘了。
她先與慶華的媽媽袁文殊和姐姐秋惠聊了些女人的家常,又說了些玩笑話,這才拐彎抹角地提起了王慶華,秋惠笑著說:“這個懶蟲還沒起床呢,就在偏院他房裡,你來了,看他還敢不起來。”
夢梅紅著臉,笑著離開她們,徑直奔向偏院。
王慶華的小屋,房間不大,雖然只有十四平米,但整個屋內卻充滿了書本的氣息,古今中外的史書,小說,應有盡有。
不愧為燕京大學中文系的高才生,和那些紈絝子弟就是不一樣。
果然,王慶華還在睡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