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2/4 頁)
,沒有重機步群還叫什麼野戰軍。
輕機步群應隸屬重機步群而存在。”
聯合軍事演習,按應對國家面臨安全威脅的性質劃分,可分為非傳統聯合軍事演習和傳統聯合軍事演習兩大類。
結合國家關係和演練科目,又大致可區分為友好國家間以救援,維和,反恐等為主的聯合演習,以及同盟國家間以聯合作戰,協同支援,模擬對抗等為主的聯合演習。
很多聯合軍演都著力展示參演國最新的武器裝備,以期達到多重效果。
目的之一是借新式武器宣示實力,加大對潛在對手的震懾。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從各自的戰略利益出發,均高度重視雙邊和多邊軍事交流與合作,不斷強化軍事同盟和戰略伙伴關係,大力開展國際軍事協作,各種名目繁多的聯合軍事演習層出不窮,花樣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眾所周知,軍事演習是一種近似實戰的綜合性演練,是軍事演兵的最高階階段,其目的既是為了提高部隊作戰能力,更是彰顯一個國家的自主綜合國力,並且起到軍事震懾的作用。
隨著聯合軍事演習規模的逐步擴大,次數的頻繁增加,聯合軍演的目的已不再是單純的軍事演練。
尤其是,一些軍事大國不斷加大演習力度,調整演習形式,加速武器裝備更新和戰爭力量的儲備,使得一旦戰事爆發,演習力量將可能直接轉入戰爭力量。
軍事演習的作戰想定服從未來戰爭戰法的需要,是把演習推向“臨界戰爭”的又一重要特徵。
目前,許多國家軍隊眾多的聯合軍事演習在作戰想定的設立上,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演法與戰法趨於合為一體,從而確保適應現代高技術戰爭的需要。
大規模聯合模擬戰事演習,從指揮控制手段,到火力合成、用兵規模和戰爭臨界狀態等;大有越“雷池”之趨和打“擦邊球”之勢,愈來愈凸顯出備戰“臨界戰爭”的新走勢,各國兵家對此予以極大關注。
軍事演習是一種近似實戰的綜合性演練,是軍事演兵的最高階階段,其目的既是為了提高部隊作戰能力,更是彰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並起到軍事震懾的作用。
有軍事家指出,演習行為尤其是面對“敵意”之國的演習,必須有“度”,越過了這個“度”,超常使用兵力,軍事演習便會被悄然地推進到戰爭的“臨界邊緣”,甚至可能誘使戰爭驟然爆發,因此必當十分審慎從之。
演習組織形式更嚴,訓練強度更高,更加貼近未來戰場實際。
據悉,其士兵有近20%的戰術科目須在“魔鬼訓練營”式的複雜環境和艱險強度下完成,各級軍官均須分批到戰略研修班或訓練中心集訓,合成演習須最大限度接近實戰,而且年內將舉行10多次師以上規模的演習,結合作戰預案,均為帶有特定戰略背景和明確假想敵進行的實兵實彈演習。
一直熱衷於探索利用各種演習,模擬推演,力圖找出戰爭的最優戰法。有關專家分析認為,從 “外科手術式打擊”,到各種“制式”的戰法,往往都是源於演習的直接結果。
二.
消除語言交流的障礙,是實現密切協同的必要前提。
通訊裝備則多數不具有相容性,難以實現直接的互聯互通。
因此,參演各方需要預先商定實現互聯互通的具體措施,擬定統一的通訊聯絡辦法。
此外,還可透過制定共同遵守的規則來加強協同能力。
現代聯合軍演既有單一的戰略層次演習,也有戰役戰術多層次的演習。
既有現地實兵演練,也有室內網上作業。
有的演習把戰略決策,戰役指揮和戰術行動緊密連線起來,實現從首腦決策到作戰平臺的無縫連線,多級同步決策、整體聯動,既演練戰略戰役指揮,又演練戰術協同配合,使聯合軍演既能體現戰略思想和戰略企圖,又能展現戰役作戰能力和戰術技能。
演習內容進一步拓展,安全合作從傳統安全領域向非傳統安全領域擴大。現代聯合軍演不再侷限於加強傳統軍事合作,鞏固軍事同盟關係,為了有效應對新的安全威脅,致力於透過聯合軍演提高開展國際協作,共同控制危機的能力。
演習內容向著打擊恐怖主義,開展災害救援等非傳統安全領域合作進一步擴充套件,打擊跨國犯罪,開展聯合掃毒,遏止生態危機等更加頻繁地成為聯合軍演演練的課目。
演習手段進一步創新,逐漸把一些先進的訓練手段應用於聯合軍演中。隨著計算機網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