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頁)
拂曉,搭載特戰隊員的幾架直升機和4架編隊運輸機在航空兵的掩護下,躲過“敵”雷達監視,悄悄出航。
他們的任務是發射標誌演習開始的第一發炮彈,摧毀“敵”指揮大樓。
時間指向正點,田凱一勾扳機,糟糕,炮彈未發射出去。
邢元浩立即判斷是擊發保險裝置上的連桿槓桿不到位導致不能正常擊發,他迅速將連桿槓桿頂到位,瞬間排除了故障,發射成功,目標命中!
一方進行電子干擾,一方實施抗干擾,隨著資訊化水平的提高,系統對抗、一體化作戰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
“藍軍”進至某地域後,加緊調整部署,構築工事,企圖依託有利地形阻止“紅軍”攻擊行動。
紅方”電子對抗分隊運用示假,擾騙,干擾,對抗,偽裝等多種手段對“藍軍”指揮通訊,偵察探測等目標實施電磁干擾,癱瘓其指揮系統。
“紅方”在開進途中對上級配屬的無人偵察機和空軍偵察機即時傳回的戰場資訊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定下決心,決心採取群隊式部署,對“藍軍”實施多路而有重點的向心火力突擊。
各式車輛疾馳而出,捲起一路煙塵,晚霞之中,轟炸機,殲擊機,武裝直升機沐浴金輝,巡航盤旋,巨大的轟鳴撞擊著耳膜,震顫著大地,硝煙瀰漫處,千餘臺重型裝備向作戰地域疾進,強烈的戰場氣息撲面而來。
紅軍”開始對“藍軍”防禦陣地進行火力急襲,戰鬥進入攻擊突破階段。
炮兵群齊射,急促射,急襲射,各型炮彈以排山倒海之勢對“藍軍”目標實施突擊,如朵朵煙花綻放在藍天,火箭掃雷彈迅速開闢通路,火箭彈,反坦克導彈,直指“藍軍”前沿裝甲目標,轟炸機,殲擊機呼嘯而至,攻擊直升機躍升俯衝,傾洩的彈雨把“藍軍”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
此次演習,突破了以往不同武器裝備實彈射擊時需要區分時間段的傳統做法,炮兵、坦克兵,空軍航空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的實彈射擊壓縮到了一個時間段,實現了兵力協同,時間協同,空域協同,以及直瞄,間瞄以及空地火力的全縱深同步打擊。
與此同時,一場肉眼看不見的戰鬥正在空中激烈絞殺。“
演練場上,裝甲叢集風馳電掣,以雷霆萬鈞之勢似尖刀從兩翼直插縱深,捲起滾滾硝煙。
與此同時,在“藍軍”縱深,“紅軍”尖刀機降特戰分隊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利用有利地形實施機降。
正面前沿陣地上,裝甲步兵,步兵很快超越坦克戰鬥隊形,在陸空火力掩護下突破敵防禦前沿,快速分割包圍,奪佔“敵”防禦要點,向“敵”縱深穿插。相互策應,多路強擊之勢已基本形成。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四十九章.鑄劍礪精兵
一.
這次的軍事演習將進一步探索規範組織聯合演習和協作訓練的方法路子,著力提高參演部隊聯合偵察軍事情報保障,聯合指揮控制,聯合火力打擊,聯合後勤保障和聯合裝備保障等能力。
同時檢驗黎文虎和蘇雨姍指揮群制快反三棲機甲旅的能力,並將定製命名向世人展示我軍軍事改革的新裝備,新思路。
在各部隊機動,裝載,航渡,進攻戰鬥等各個環節,一體化聯合保障網路始終伴隨演習全程,從油料補給,飲食供應,衛生防護等多個方面實現了作戰區域內對諸軍兵種的聯合保障,充分發揮了大聯勤保障模式高效快捷的作用。
在本次演習中,解放軍出動了大批軍車透過公路和鐵路進駐,空中力量則出現了蘇…27戰機,蘇…30戰機,運輸機和直升機等,還有在海上各種新式艇艦。
超視距雷達是利用電離層對短波的反射效應使電波傳播到遠方的雷達,稱為天波超視距雷達,利用長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效應使電波沿曲線傳播的雷達,稱為地波超視距雷達。
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為1000~4000公里。
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較短,但它能監視天波超視距雷達不能覆蓋的區域。
觀念落後的軍人不可能成為優秀軍人,觀念落後的軍隊不可能成為強大的軍隊,這早已為人類戰爭的實踐所充分證明。
讓我軍作戰研究從談兵論劍式的智慧思辨,走向計算模擬式的科學實證。
這是標誌我軍新一代軍事指揮人員從“機械化思維”到“資訊化思維”觀念轉型的一座里程碑。
用思想觀念的變革之光,推進新世紀新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