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4/4 頁)
軍事和民用資訊網路系統,可以給系統注入病毒或摧毀系統。
隱藏在世界各地的攻擊者通常可以越過演算法本身,不需要去試每一個可能的金鑰,甚至不需要去尋找演算法本身的漏洞,他們能夠利用所有可能就範的錯誤,包括設計錯誤、安裝配置錯誤及教育培訓失誤等,向網路發起攻擊。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是利用設計者們犯的一次次重複發生的錯誤輕鬆得逞的。
要真正理解網路的資訊保安,需要對網路資訊系統存在的安全缺陷和可能受到的各種攻擊有深入正確的理解。
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透過對系統缺陷和攻擊手段進行分類與歸納,可讓人們正視系統的不足與所受威脅。
現代軍事戰略已經由應付一般技術條件下的區域性戰爭向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區域性戰爭轉變,軍隊建設由數量規模型和人力密集型向質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轉變。
近幾十年來,我軍先後組織實施了一批軍事資訊系統重點工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各級指揮機關和作戰部隊指揮手段明顯改善。
計算機等資訊科技裝置在軍隊日常業務工作中日益普及,作戰資訊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主戰武器系統資訊科技含量不斷增加,為我軍現代資訊化建設更好更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資訊化建設必須加強需求牽引。
軍事需求牽引軍隊資訊化建設,它既是系統建設的起點,又決定著系統建設的方向,是系統發展的原動力。
軍事需求具有複雜性,多樣性和不穩定性等特點,人們對需求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需求描述很難一次到位。
建設初期,曾經設想到國外去買一個或幾個指揮系統,然後再仿製、開發。但經過反覆論證,實事求是地分析國情和軍情,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國防現代化是買不來的。
我軍編制體制,武器裝備,指揮關係,戰役戰術原則,作戰任務都有自己的特點,必須結合實際,走自己的發展道路。
實踐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