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場上那熱火朝天的裝備保障場景聯絡到一起。
殊不知裝備質量控制工作卻正是這樣一種讓人很難看得出它忙碌卻異常繁瑣,複雜且極其重要的工作。
需要質控人員投入千百分的細心和耐性,對數以千萬計的資料資訊進行收集,並對每條資訊進行及時,詳細的書面登記和備案,爾後再詳細分機型,逐架機建立起裝備質量狀況檔案。
戰鷹遠端診所能為在每一個角落裡執行任務的陸航直升機提供遠端故障檢測和診斷,不僅得益於這套系統採用的數字整合技術,更得益於該中心有一批“醫術”高超的“戰鷹醫生”。
這裡的官兵不僅學歷普遍較高,而且都至少精通一項直升機維修保障領域的專業技術,所有涉及“戰鷹健康”的“疑難雜症”,如軍械,特設,無線電,雷達,航材等,都有維修實踐豐富的專家級“醫生”把脈巡診。
為了保持“戰鷹遠端診所”醫生隊伍的持續創新活力,近年來,中心圍繞裝備維修的質量監控;野戰搶險;快速保障等課題。
深入開展革新活動,湧現出了高階技師王玉蘭等一批先進典型,先後有幾十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有十餘項成果應用於維修實踐。
現在,陸航一線部隊碰到的許多裝備維修的棘手問題,只要連線中心,大部分都能做到“手到病除”。
二。
陸航的研究都是先從理論入手,搞清楚之後再到實踐當中去演練,演練之後召集全軍陸航部隊共同討論,讓大家廣開思路。
這樣對陸航自身的理論起到了推進,昇華,充實和完善。
各部隊在得到作戰理論之後,再根據各自的作戰方向進行拓展。
這樣就和陸航的職能與未來作戰的需求緊密的結合。
對於理論建設,馮華宇是有自己的見解的:“一個兵種的建設,思路應該是清晰的。
部隊的建設是圍繞著作戰需求展開的。
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那是不行的。”
近些年來,世界形勢風雲變幻,我們時刻保持著警惕。
按一般的作戰原則,如果作為進攻方,至少需要投入防禦方力量的3-5倍。
而跨海作戰的難度就更大,而中國陸航能投入的進攻力量就更加有限。
但是中國陸航的戰鬥精神,作戰理念絕對是一流的。
馮華宇認為“如果雙方的裝備水平一樣,我們打他們需要3倍的兵力,他們打我們至少需要10倍的兵力。”
中國現在正在努力地縮短與世界先進國家之間的差距,並且實時地關注著世界先進國家的動向。
中國陸航還在加快資訊化改造程序。
因為資訊化條件下複雜的戰場環境,以及直升機自身各種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系統整合,對陸航部隊資訊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灣戰爭以來,美,俄等軍事強國利用其先進的資訊科技和航空電子裝置,正對第二代武裝直升機進行改裝,透過加裝火控雷達,新型武器和全球定位與導航系統,使航空電子裝置將進入綜合化。
數字化,資訊化和智慧化,使直升機綜合效能得到明顯提高。
目前,世界各軍事強國普遍採用集通用模組,人工智慧,資料融合,高速資料匯流排以及數字通訊,火控和遙感遙測等先進技術於一體的新一代綜合化。
數字化航空電子系統,提高武裝直升機的飛行控制,通訊導航。火力控制,電子對抗等效能,使陸航部隊資訊戰能力全面提升。
為了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陸航還要調整最佳化編制體制結構。
我國要逐步提高陸航部隊在陸軍中的比例。進一步加強師旅兩級陸軍航空兵的建設,使其在陸軍中所佔的比重更大。
為了適應快速反應和機動作戰的要求,還注重保留和加強部分集中編組的陸軍航空兵部隊,使陸軍航空兵真正成為一支反恐和區域性戰爭快速機動力量。
同時,加快混編部隊建設步伐。
第二十五章。 “守望者”的形象
一。
軍隊在其組成上,依據主要作戰空間,使命和武器裝備所劃分的基本種類。
現代各國軍隊多數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有的國家還有防空軍,俄羅斯還有戰略火箭軍,有些國家只有陸軍,海軍或陸軍,空軍兩個軍種,少數國家只有陸軍,也有個別國家不分軍種。
每個軍種一般都包括若干個兵種和專業兵,設有領導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