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2/4 頁)
世。曹丕承繼相位後纂改國號為魏,是為魏文帝。
��曹丕當上皇帝後,對曹場跟甄宓的事,一直懷恨在心,常薯故縮減他的封地。
常常使他一兩個月之間就遷移封地,讓曹場不僅窮困、潦倒,還常年疲於奔命。
��甄宓後來雖北被封為皇后,卻被要爭取皇后地位的郭氏計謀毒殺了。而甄宓在
臨終前也將心中的秘密告訴兒子曹,說∶「娘近來身體欠安,恐不久於人世,日
後你當皇帝的話,一定要待你子建叔叔好一點,因為你跟子建叔叔的關係非常特別。」
��「怎麼特別呢?」曹不解。
��「日後只要問幼嬋就會明白了。」
()
��曹二十二歲繼承帝位,史稱魏明帝。當他想起母親臨終前的話,便詢問幼嬋
,幼嬋便把整個事件從頭到尾說給他聽,明帝聽完早已淚流滿面,決心還母親一個
公道,便下令斷絕郭太后的所有供應,逼她自殺,然後照甄后的裝殮情形,以發覆
面,以糠塞口,做為報復。
��而曹場在甄后死後的第二天,便帶奢隨從難開洛陽,那時,他還不知道甄后昨
夜已經被賜死了。旅途中,他總會在月下沈思,想起以前甄宓送他的詩∶『蒲柳長
在我的池塘中,那些葉子,何以如此分分離離┅┅┅┅當你離我而去,我心苦悽,
獨傷悲。想念你的容姿,心情鬱結,暗自傷心。苦思終日,夜不成寐┅┅』
��尤其想到『苦思終日,夜不成寐』,曹場每每愴然淚下,不能自已。而且還作
成《洛神賦》以紀念甄宓。
��魏書文選裡記載說『┅曹子建記曰∶魏東阿王,漢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
回與五官中郎將。場殊不平,晝思夜想,廢寢與食。黃初中入朝,帝示場甄后玉鏤
金帶枕,場見之,不覺泣。時已為郭後讒死。帝意亦尋悟,因令太子留宴飲,仍以
枕賚場。場還,度轅,少許時,將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見女來,自雲∶我本託
心君王,其心不遂。此枕是我在家時從嫁前與五官中郎將,今與君王。遂用薦枕蓆
()
,情交集,豈常辭能具。為郭後以糠塞口,今被髮,羞將此形貌重睹君王爾!言
訖,遂不復見所在。遣人獻珠於王,王答以玉佩,悲喜不能自勝,遂作感甄賦。後
明帝見之,改為洛神賦。┅』
��《洛神賦》全文∶
��黃初三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對楚
王神女之事,遂作此賦。
��其辭曰∶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頃,
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於是精移神骸
,忽焉思散。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
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
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
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腹如
束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弗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
,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閒。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
服曠世,骨像應圖。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微幽蘭之芳靄兮,步踟躕於山隅。於是乎焉縱體,
以遨以嬉。左倚採旄,又蔭桂旗。攘皓腕於神滸乎,採湍瀨之玄芝。餘情悅其淑美兮
,心震盪而不怡。無良媒以接歡,託微波而通辭。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抗瓊以和餘兮,指淵而為期。執眷眷之款實兮,懼
斯靈之欺我兮。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收和言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以旁徨。神光離合,乍陽乍陰。竦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