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3/4 頁)
驚世駭俗,被世人所不容。但是。我支援他,他能拋棄一切阻礙與壓力向心上人求婚,讓我非常高興。他不愧是我看上的男人,我沒看走眼”。
擦了擦冷汗,丘吉爾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女大不中留,什麼是被愛情衝昏了大腦。伊麗莎白公主居然能容忍此事發生,實在是不可思議。
可是嘴上可不敢這麼說,國王與王后都默許了此事發生,他也懶得多摻合。
“公主殿下。目前的情況其實有些複雜。相信您也明白,德國是一個有著可怕爆發力凝聚力地國家,更是一個讓人琢磨不透的國家。他們古板、服從、制式的生活著。他們習慣於遵從法律。以他們的性格。是不可能容忍帝國元首娶那麼多妻子的、、但是,他們卻都默許了,甚至全力支援,真是讓人大跌眼睛啊!”
“丘吉爾首相,到底是為什麼呢?”王后發話了,關係到她女兒的未來,她有些緊張的蹙起了眉頭。
丘吉爾回答道:“那是因為帝國元首要迎娶的女人能給他們帶來無限利益,所以他們才默許了一切的發生、、、、”。
說著,丘吉爾抬起頭。看到國王、王后以及公主都用注目望著他。靜靜聆聽後接著說道:“前段時間,我派人到德國國內四處活動,希望帝國元首能迎娶公主殿下。可是,德國國內也是意見不一,他們內部也對葛絲運的婚事有著極其激烈的爭論。帝國元首可能迎娶的女子為6人。其中娜莎和琳麗得到了黨衛隊和空軍的支援。拉絲兒是俄國女沙皇,得到了德國陸軍地全力支援。因為陸軍地人不想從俄國撤軍。若是俄國未來女沙皇嫁給了帝國元首,按一切都好說話了。而伊麗莎白也得到了海軍以及大量德國原皇室貴族的支援,德國人的海軍太弱了,和我們合作的話,他們才能稱霸世界。而那些貴族則希望帝國元首迎娶一位接受過良好皇室教育的貴族人士,他們在德國國內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剩下的梅麗亞和赫本則缺少支援,他們背景相對太差,基本被各勢力拋棄。但是、、不久之後,德國人突然對葛絲運婚姻問題上停止了爭論,表現曖昧了起來、、”。
“丘吉爾首相,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德國人突然表現曖昧了呢?”看到女兒臉色有些發青、
英國國王實在不想再問下去,可他還是堅持問了下去。
“是啊!丘吉爾首相你把話說清楚,我是英國公主,我懂得取捨”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皇室教育的伊麗莎白懂得了很多同齡女孩子不懂的東西。如果她和葛絲運真地沒有緣分地話,她會自動退讓。
丘吉爾嚥了咽口水,耐心回答道:“那是因為德國人做出了決定,支援葛絲運把所有愛人都娶回家,他們想通了一個道理,若是葛絲運只娶一個的話,只會讓國家前途困難。如果葛絲運把所有愛人都娶回家的話,第三帝國就會得到前所未有的利益。沒有過,哪有家。所以他們目前才表現曖昧,其實就是支援他們的帝國元首把所有喜歡地人都娶回家,以便讓他們的國家更強大、更富饒。”。
“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說,他們想用婚姻關係建立一個新歐洲次序對不對”。英國國王想通了一切,德軍在軍事上付出了重大代價後橫掃了歐洲,他們肯定不想如此放棄。可佔領區的人們,也絕對不希望德國人永遠統治他們。為了解決一切困難,葛絲運的婚姻就成了絕招。他們一定是想透過葛絲運的婚姻關係加強佔領區人們的歸屬感,達到某種軍事上永遠無法達到的目的。
丘吉爾點點頭,說道:“國王殿下,您說得完全正確。我和我的顧問們得出的結論是,葛絲運一定是想用婚姻關係穩定佔領區,以穩固戰後的新格局。眾所周知,那位拉絲兒是俄國女沙皇,娶了她就讓德國繼續駐軍蘇聯。娜莎和琳絲麗是他們國兩大軍方代言人。娶了她們就能穩定國內。還有公主殿下,您是未來英國女王,其魅力更是不可阻擋,還有那兩位相對得不到支援的梅麗亞和赫本其實有著背景,娶了梅麗亞就能插手中東地區。至於那位赫本小姐最近也水漲船高。她是比利時人,她父親是比利時王室的遠親的遠親。母親是荷蘭人,和荷蘭王室也沾上了一表三千里地血緣關係。和平年代裡,這點血緣關係就和狗屁差不多,可在目前這個形勢下,這點關係也起了作用。據傳。比利時王室和荷蘭王室準備同時收赫本為義女,封她為公主。這樣一來,娶了赫本就等於得到了荷蘭和比利時人的支援、、、、”。
頓了頓,丘吉爾有些苦澀的說道:“現在的情況是。葛絲運只要娶了所有愛人,他就能促成某種歐洲大融合,穩定一切不利因素。而對於我們來說,只有融合到未來的大歐洲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