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兵家宗師之名果然非虛,‘盛名之下無虛士’之言果然不假。”
第二卷龍游江湖暗攬勢,一檄飛鴻定四州 第三十九章 得隴而望蜀,人之常情哉(中)
李靖指著夜幕下的城門處,輕輕地說道:“少爺,現在海沙幫已經開始準備聚兵了。剛才劍衛去探察時,城門口的軍士已然大半換成海沙幫的麾下了。”
“這是很正常的”,曾進點點頭道:“各家幫派都和當地的官府勢力有著勾結,否則他們也難以在那裡生存下去。但是幫派與官府,黑道與白道,它們從骨子裡就有一種隔閡,內心深處並不信任對方,僅僅是相互利用罷了。
想必韓蓋天和餘航郡首的明裡關係再好,也不敢在大隊城衛官兵的注目下作案。定然是事先通好關節,讓其行個方便而已,不值得關注。”
曾進頓了下,淡淡地道:“此次借宇文閥令海沙幫偷襲東溟會之機,我們定下的一箭雙鵰之計已然成功了一大半,如今我們在加把勁兒,就可竟其全功了。”
眾人聽此俱是大喜,尤其是李靖,事前雖然知道曾進或許有什麼後招沒說,但以東溟會的平常行事來看,成功的希望並不算高。
如今曾進竟然成功的將東溟會收入崮中,他在李靖心裡的地位無形中又上升了一些,自然李靖的忠誠也水漲船高了那麼一點。
“或許,他真的能完成那個不可思議的計劃,一紙飛鴻平定四州,讓天下所有的勢力都側目吧!”李靖如是想到。
“現今我們該如何做呢?”曾風問道。這小夥子看起來精壯機靈,其實人卻頗為憨直,到是應了那句古話,“人不能以貌相”。不過曾進卻很喜歡他這種性格,麾下如果盡皆是那種精明至極的人,那自己反而要擔心了。
曾進笑而不答,反而向李靖問道:“藥師以為我們如今該如何才可一舉控制海沙幫呢?”他相信,這位後世廣為傳誦的戰神除了可以做好沙場統帥外,定然也是一個不錯的好軍師。如此人物,不榨乾他最後一滴智慧,豈能對地起自己。
李靖略微思量了一下,就有了主意。“既然海沙幫在少爺心目中的地位並不是太高,而且其幫中的核心階層也並非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那我們控制其的最好辦法就是以雷霆手段將其高層領導一舉殲滅大半,震懾那些剩下來的少許高層,和那些熟悉日常事物的中層領導。
想必如此可一鼓而下,不用費太多心力。若說其中可能有的波折,那也只能是宇文閥來的高手了。其中的領袖之人,以少爺的手段想必不在話下,只是若是宇文閥那些私軍可能會麻煩很多,需要好好處理,否則,一個不甚,就有可能將我們的情況洩露出去。現今,少爺卻是不希望太多人知道我們的潛勢力的。”
李靖來回的踱著步,不知道是不是古代所有的智者都有這個毛病。“若想絲毫訊息都不洩露出去,那就必須有熟悉內情的人了!”
曾風顯然對李靖的分析十分敬服,連連地點頭,曾雷則是肅面沉思,想必是在和自己心中所想印證著。
曾進自然明白李靖所謂的熟悉內情之人,定然是指在海沙幫地位較高的人,這樣才可能知曉宇文閥的私軍藏在何處這樣的機密訊息。若是普通的幫眾,只怕連海沙幫已經投靠了宇文閥都不知道。
以曾進的耳力,已然可以聽見城門出的鼓譟聲,顯然,海沙幫已經快要動手了,自己要從其中找出一個合適的人那就要快,否則,就可能來不及了。
曾進仔細的搜尋著自己內心深處的記憶,希望找出可以利用的人,其餘之人都靜靜地望著曾進,不敢打攪他的思緒。
忽然,曾進用摺扇重重地敲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哎,我怎麼把他忘了,那譚勇雖然地位算不得太高,但也是屬於高層中的人,憑自己的分析,料想他也不是什麼死忠分子,不懼生死的人,而且更合適的他可謂是這餘杭郡的地頭蛇。
只要他為人不是太蠢,這餘杭地面的事情他還不是門清。”
李靖等人都是一喜,異口同聲的問道:“莫非少爺在海沙幫裡還有熟識的人嗎?”其中李靖並不十分清楚曾進的底細,但曾雷和曾風都是和曾進從小一塊兒長大的人,心中卻是奇怪的很,因為曾進從來都沒有離開過山村附近的地界。
曾進一副自信滿滿地樣子,他清楚,只要自己時刻保持自信,屬下定然不敢有什麼別的心思。“是,我是想到了一個人,他就是海沙幫在這餘杭分舵的副舵主譚勇,應該可用。”
“現在時間緊迫,我們不能在遲疑了,理應立即行動,我現在就去找譚勇,以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