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頁)
記者仍然不死心,拿著男孩遺棄的一個玩具部件,對小男孩說:“比如這個,是你忘了帶走嗎?”男孩這回大聲說到:“這個我不要了,我家還有很多呢?”“那還有那些報紙呢,都不要了嗎?”記者繼續引導。父親終於聽出來了,準備回去收拾垃圾。但被母親喝止,她一邊對記者說:“你去採訪別人吧,我們還有事情。”一邊對自己丈夫說,“又不是沒有搞衛生的,養那些清潔工幹什麼的啊!”記者目送他們一家登上汽車絕塵而去,連連搖頭,只好作罷。
當記者下意識回望他們一家剛呆過的草地,透過朦朧的夜色,她看見一個小小的身影正在那裡忙碌,她有些感動,趕忙湊了過去,原來是四歲的小妍妍在撿那一家子遺棄的垃圾。父母親也正在耐心地幫忙,父親一邊幫孩子整理,一邊會對孩子說:報紙可以回收利用,可以在做成報紙,塑膠包裝袋塑膠玩具對土地有危害,不容易變成土壤等等。母親則幫她拉開一個塑膠袋子,裝放孩子對撿來的垃圾,並一遍一遍為孩子數數。妍妍自己也一邊拾撿、一邊數數,忙得不亦樂乎。
記者輕輕走到妍妍身邊,輕聲問道:“小朋友,你撿這個幹什麼啊?阿姨可以跟你一塊撿嗎?”小女孩看了看父母,點點頭。“能告訴阿姨,今年幾歲了嗎?”“四歲半!”女孩一邊拾撿廢棄物品,一邊回答。
“是爸爸讓你撿的,還是媽媽讓你撿的啊?”記者跟著小女孩的節奏,一邊拾撿垃圾一邊跟小孩聊天。
“媽媽說,好孩子是愛乾淨的。我把這些東西撿了,這裡就乾淨了,我要做媽媽的好孩子。還有,爸爸說,草地是我們休息玩耍的好地方,草地給我帶來快樂和好心情。我把這裡撿乾淨了,我們就可以天天在很乾淨的草地上玩!”小妍妍一邊氣喘噓噓忙碌,一邊自言自語一般地回答。
忙碌了好一陣,母親幫忙把兩個塑膠袋打好結,讓孩子拎放入垃圾桶,小妍妍在父母的稱讚聲中快樂極了,很有成就感。年輕的記者看著兩個反差強烈的家庭,她把故事和心理感受全部寫進了自己的部落格。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34節 如何營建優質的家庭文化(2)
兩個家庭的家風和家庭教育方式有著明顯的不同,產生的教養效應和社會影響也完全不同。家庭是孩子走向社會的第一個臺階,良好的個人品格、社會道德和公共素養都來自於家庭教育,都受家庭行為風格和教養環境的 影響。什麼樣的家庭風格和家庭環境,就會催生和薰陶出什麼樣的孩子出來。
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它的每一個細節都來自家庭風氣的影響;而家庭風氣不是想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是由每個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和平時操行創造出來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談舉止有失規範有失風範,即使是教育方法再好也很難教出好孩子。健康優質的家風,能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健康優質的家風可使家庭在社會上走得更遠,更受歡迎,這樣的家庭也是孩子一身的財富。每個家庭的父母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風尚,為孩子立下良好行為風尚的模範榜樣。
不管家庭具備什麼樣的氣質品性,在家庭團隊的整體目標之下,友善理性的愛、平等互動的溝通、分工明確的責任義務才是這個家庭氛圍的核心元素。其中愛的互動是家庭氛圍最為重要的部分。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寫過一本《愛的語言》,歸納出父母對孩子表達愛意的五種方式:
1語言上的肯定表;
2肢體上的親近;
3提供幫助和服務;
4贈送禮物;
5有質量的相處時間。
在這五項表達方式中,中國傳統父母普遍在第一項和第五項做得不夠好,而這兩項對家庭氣氛對家庭文化的營造非常重要。語言的肯定可增強孩子的信心,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重視,確定自己在家庭的作用地位;而有質量的相處,使家庭成員彼此溝通、相互瞭解、相互信任,一方面形成對彼此的依戀寄託,一方面也更加確認自己在家庭中的存在和地位,增強對家庭事務的參與感和責任心,最終產生對家庭的歸宿感。中國很多父母的愛不理性不得法,不懂得表達甚至錯誤表達,導致孩子錯誤地認為自己對家庭並不重要,不但對自己沒信心,也放棄了跟父母溝通的機會,從而最終家庭生活中的作用邊沿化。這將大大地削弱彼此的信任和家庭關係,也不利於家庭氛圍和健康的家庭文化的營建。
孩子對家庭的參與度不夠,家庭的氣氛和氛圍就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家庭還沒有形成一個整體。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