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第1/4 頁)
外面的人都在講民營企業的融資非常困難,在這次的調研中,曾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他覺得這並不是首要的問題。東江的生意人在融資上有著自己的辦法,而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氣:在東江,如果你家裡遭了難,出門想借錢,很可能是一分錢都借不到的;但如果你有一個專案,出門去籌錢,反倒很容易就有人願意借給你。…;
這解決了很多人創業時的第一筆資金問題,也是東江省幾乎人人都能創業的一大原因。
從這個角度,或許能看出了一點問題的癥結所在:東江因為經濟發達,很多人的手裡並不缺錢,而是缺專案、缺乏投資的途徑;而創業的人,又缺乏一個合法的融資渠道。這是一個完全相悖的結論,曾毅認為這才是東江民營經濟存在的大問題,解決好了,對東江的民營經濟持續發展是一件大好事,而解決不好的話,很可能會出大問題。
畢竟東江這種獨特的民間借貸辦法。在法律上是不受保護的,靠的完全是私人之間的信用。而這個信用如果崩潰的話。所爆發的問題就會非常大,說是會消滅東江人創業的根基。也一點都不為過。
施偉也問著曾毅。道:“你打算寫個什麼題目?我幫你參謀參謀。”
曾毅只要自己的題目一定會遭到施偉的反對,就道:“還沒定呢,正在考慮!”
“我建議你也寫一些比較穩妥的題目,只寫理論性的東西就可以了,沒必要太深入,否則有人認真起來,麻煩可是不小的。上綱上線的教訓,很深刻啊!”施偉語重心長地說到。
正說著呢,張武笑著湊了過來。手裡拿著一本書,道:“曾主任,我有個問題,要向你請教一下!”
曾毅和施偉都是齊齊一皺眉,在這次調研期間,張武的行為十分奇怪,有事沒事,就喜歡往曾毅的身邊湊,而且動不動就是請教、請示,以前對曾毅是直呼其名的,現在倒好,都是恭恭敬敬地稱呼曾毅為“曾主任”。
這把調研組的所有成員都給弄懵了,不知道張武這到底是犯了什麼病。
曾毅心道自己這次參加調研,也是很低調的,並沒有露出什麼馬腳,難道是被張武發現了什麼嗎,他道:“張主任太客氣了,大家是同窗,理應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如果有什麼問題,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好了。”
張武就毫不客氣地往曾毅旁邊的座位一坐,完全不介意別人的詫異目光,然後拿起那本書,笑著道:“關於這段理論,我想請曾主任給指點一下。”
曾毅一看,有些無語,這本書正是自己以前在黨校圖書館借過的那本《烏合之眾》,當時張武來找自己打牌,自己就是在看這本書,誰知道張武會專門買來這本書,還要向自己請教,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啊。
張武這也是費盡心思才想出的辦法,他這幾天用了好多辦法去接近曾毅,奈何都沒有效果。思來想去,他突然想起曾毅在黨校的時候特別喜歡看書,一番絞盡腦汁,他終於記起了這本書的名字,於是趕緊買了來,精心研讀了好幾遍,還搞了很多學習心得體會,打算在曾毅面前表現一番,這對筆桿子出身的張武來講,還是個很容易的事。
“曾主任,我覺得作者這段話講得太精闢了,對人性的刻畫分析也非常到位,實在是令人感受至深……”
張武就開始了發揮延伸,這段話他認為是這本書裡最精髓的東西了,他來來回回琢磨了不下幾十遍,幾乎是把每個字都掰碎了、揉爛了來領會的,現在拿出來講,是希望能在曾毅面前搏一個賞識和認同。…;
這和他在報紙發文章引起領導注意,是同一個路子。
誰知曾毅看完那段話,卻道:“其實,我覺得這段話還是有待商榷的!”
張武正講在興頭上呢,當時一聽,就愣住了,怎麼回事,曾毅不是很喜歡這本書嗎,怎麼還質疑書中的結論呢?這也不能怪他,這是很多人看書的誤區,要麼是帶著功利的目的去看書,只看對自己有用的書;要麼就是帶著朝聖的心情去看書,絲毫不懷疑書中的正確與否。
而曾毅是個例外,他認為書既然是人寫的,而是人都會犯錯誤,所以沒必要盡信書,只要找其中的閃光點就算有收穫,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或許真正的精髓就只有一句話。現在張武挑出一段來曾毅來解說,這讓曾毅怎麼來解釋?曾毅又不是搞教條主義的!
張武就有些尷尬,愣了半響,道:“我……我也覺得這段話似乎是有些問題的……”
車內其他的人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個張武啊,真不知道他要搞什麼名堂!不過,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