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1/4 頁)
史進點頭道:“那就有勞張將軍了。”
張清、呂方去了不多時,便領了皇甫端來。
史進看他們領了人來,便起身迎上來。
眾頭領看史進起身,也都站起身來。
李逵見皇甫端生的碧眼重瞳,紫髯過腹,笑道:“這人倒和李雲兄弟長得相似。”
史進見了禮,便請皇甫端入座。
皇甫端本是遼國人,只因在遼國得罪了權貴,才到大宋來避難。
只是大宋富足,百姓都有些自傲,他這個番人落戶,平日自然少不得受些閒氣。
如今看到名聞天下的史進對他這般禮待,心中甚喜,當即表示願去梁山。
史進又花了兩日功夫替天行道,把城中和方圓數十里的貪官劣紳斬殺一空後,便收拾車仗糧食金銀回山。
蕭嘉穗領的兵馬在東平府聽得史進班師後,便也領兵回山。
兩路兵馬從東平府、東昌府得了三百多萬貫錢糧和許多兵甲,便又秣馬厲兵,準備抵敵朝廷大軍。
且說高俅得知梁山又打了東平府、東昌府的訊息,便託病在家,不敢去上朝,免得天子想起前年冬天他要領兵剿滅梁山,結果動用了十萬大軍折了一陣,推說來年開春後再領兵去打的事情。
只說道君皇帝早朝,正是三下靜鞭鳴御闕,兩班文武列金階。
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捲簾退朝。”
進奏院卿出班奏曰:“臣院中收得東平府、東昌府文書,梁山賊寇打了兩處。劫掠庫藏,搶擄倉廒,殺害軍民。貪厭無足,所到之處,無人可敵。若不早為剿捕,日後必成大患。”
這天子也不糊塗,想了想,道:“朕記得這梁山賊寇鬧了幾次,之前累次差遣樞密院進兵。如何還沒剿滅了他們?”
群臣有記得高俅領兵之事的,也有不記得的,此時誰願多嘴。
道君皇帝看沒人說話。便看著樞密使童貫道:“最後一次是何人領兵去剿滅梁山的?”
童貫看躲不過去,這才出班奏道:“回皇上,如果臣沒有記錯,該是高太尉領兵出征。”
道君皇帝也想起來了。點頭道:“朕記得他冬日出兵。說是小折了一陣,冬日不好用兵,等來年春天再去。”
說著,看到高俅站的位置空著,便問道:“高卿呢?”
“高太尉告病在家。”
高俅雖是殿帥,但卻是靠著皇帝恩寵做的官,他也知道自己本事,平日倒有大半時間是在皇帝跟前獻媚。免得失了恩寵。
昨日高俅還陪著皇帝閒玩。
道君皇帝聽得他今日告假,也知道多半是躲他責怪了。想起高俅“勞苦功高”,也沒多問,道:“既然高卿告病,還有哪位愛卿能領兵去剿滅了梁山賊寇?”
梁山名聞天下,朝中文武都知道高俅領了十萬大軍去都被梁山打的大敗,折了許多武將,誰敢接這差事。
一時間,大殿中落針可聞。
道君皇帝看了一回,見無人出來,不悅道:“便沒人為朕分憂嗎?”
御史大夫崔靖看無人敢領兵出征,便出班奏曰:“臣聞梁山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殺害官民,此是曜民之術。民心既服,不可加兵。以臣愚意,此等山間亡命之徒,皆犯官刑,無路可避,遂乃嘯聚山林,恣為不道。若降一封丹詔,光祿寺頒給御酒珍羞,差一員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撫諭,招安來降,或可為國出力。伏乞陛下聖鑑。”
皇帝看沒人願意出征,也只能點頭道:“卿言甚當,正合朕意。”
蔡京雖然記恨梁山,但是卻也不阻撓招安之事。
待梁山賊寇到了朝中,他想發落時便更容易了。
當下皇帝便差殿前太尉陳宗善為使,擎丹詔御酒,前去招安梁山泊大小人。
是日朝中陳太尉領了詔書,回到府中,收拾起身,多有人來作賀。
正話間,只見太師府幹人來請說道:“太師相邀太尉說話。”
陳宗善上轎,直到新宋門大街太師府前下轎,幹人直引進節堂內書院中,見了太師,側邊坐下。
茶湯已罷,蔡太師問道:“天子差你去梁山泊招安,特請你來說知:到那裡不要失了朝廷綱紀,亂了國家法度。你曾聞《論語》有云: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使矣。”
陳太尉道:“宗善盡知,承太師指教。”
蔡京又道:“我叫這個幹人跟你去。他多省得法度,怕你見不到處,就與你提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