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2/4 頁)
,便要往前殺。
宋江連忙扯住李逵道:“兄弟且慢動手。”
說話間,山坡邊已經閃出三五百個小嘍羅,當先簇擁出四人來,各挺軍器在手,高聲喝道:“留下財物,放你們過去,否則性命不保。”
宋江聽得,上前拱手叫道:“小可宋江帶眾位兄弟要回梁山,路過寶地,還請諸位借條路走。”
那四人聽得宋江之話,商議了幾句,便一起下馬,迎上來拜道:“俺弟兄四個也聽得梁山好漢和及時雨宋公明大名,衝撞哥哥,萬勿見罪。今日幸見仁兄,小寨裡略備薄酒粗食,權當接風。請眾好漢同到敝寨盤桓片時。”
宋江看這四人知禮,逐一請問大名。
為頭的那人姓歐,名鵬,祖貫是黃州人氏,守把大江軍戶,因惡了本官,逃走在江湖上綠林中,熬出這個名字,喚做摩雲金翅。
第二個姓蔣,名敬,祖貫是湖南潭州人氏,原是落科舉子出身,科舉不第,棄文就武,頗有謀略,精通書算,積萬累千,纖毫不差,亦能刺槍使棒,佈陣排兵,因此人都喚他做神運算元。
第三個姓馬,名麟,祖貫是南京建康人氏,原是小番子閒漢出身,吹得雙鐵笛,使得好大滾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此人都喚他做鐵笛仙。
第四個姓陶,名宗旺,祖貫是光州人氏,莊家田戶出身,慣使一把鐵鍬,有的是氣力,亦能使槍掄刀,因此人都喚做九尾龜。
一干人上了黃門山,宋江又鼓動四人一起去梁山入夥。(未完待續。。)
第一百一十章 美髯公朱仝
蔡九知府發了海捕文書的同時,也派人給濟州知州孫靜送來一封書信。
孫靜看了蔡九知府書信,心思宋江寫反詩拿他家眷也在情理之中,不怕逼反宋江,便讓三都緝捕使臣何濤帶人去拿宋江老小。
何濤吃一塹,長一智,拿了公文,便帶了濟州幾十個公人往鄆城縣而來。
到的鄆城縣,何濤讓這些公人在城外等候,他自拿了公文來縣衙。
前番梁山打了鄆城縣,斬殺了縣裡知縣和許多官吏。
新任知縣卻是剛剛到任,聽得有濟州緝捕使臣來此下文書,連忙讓人請進來。
何濤進的大堂,把公文呈上。
知縣看了公文,道:“我上任後,便聽得他們說梁山攻打鄆城縣是為宋江報仇,只是沒有實據。如今這宋江寫了反詩,正是滿門斬首的罪過。我這便派人與你捉了。只是梁山賊人猖獗,觀察捉了時還要立即帶回濟州去,免得又被梁山賊人劫了去。”
何濤何嘗不知這鄆城縣是賊人出沒的地方,拱手道:“相公說的是,小人捉了宋江家小便立刻回濟州。”
知縣當即讓人請來新任縣尉美髯公朱仝,都頭插翅虎雷橫。
前任縣尉、都頭趙家兄弟全被梁山斬殺,朱仝、雷橫被差去外地,恰好躲過了。
被梁山這一殺,鄆城縣做公的誰還願意做這要命的差事。
只有朱仝是富戶出身,平日也是仗義疏財,並沒做什麼虧心事。也不怕梁山替天行道,願意繼續做公。
新任知縣看朱仝樣貌不凡。又在縣裡做過都頭,對縣裡的事情也瞭解。便參他做了個縣尉。
雷橫則心思和晁蓋有些交情,便是被梁山捉到也不用害怕丟了性命,又捨不得都頭之職,仍舊做都頭。
朱仝來到廳上,聽得知縣要他們和何濤去捉宋江老小,心中也是直叫苦。
他平日和宋江最好,如今卻要他去拿宋江老小,眼見得拿去便是滅了宋江滿門,他如何能做的。
何濤等知縣說了公務。道:“縣裡多有梁山探子,耽擱久了,只怕梁山賊人得了訊息。兩位做了多年都頭,想必也熟悉宋家村道路吧?”
職責上的事情,朱仝也不好說不熟,只能點頭道:“去過幾次。”
何濤笑道:“那兩位也不用帶人,我從濟州帶了幾十個做公的來,捉一些老小也夠了,我們這就上路吧。”
知縣也道:“此事耽擱不得。你們這便領何觀察去宋家村。”
朱仝、雷橫看知縣這般說,也只能和何濤出了衙門。
三人出的城外,何濤叫了帶來的公人,便一起往宋家村而來。
朱仝一路苦思。無奈何濤十分疑心,他也找不到機會報信。
到的村中,何濤便讓一行人加快腳步往宋家莊而來。
村中百姓還沒搞清這些公人來此何干。何濤一夥人已經衝進宋太公莊中,不由分說。見人就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