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部分(第3/4 頁)
傘,沒有人敢去招惹她。齊發這樣的人物好對付。只要在女人和金錢的方面下功夫,完全可以聽從自己的話,牢牢地把他控制住。
吳海濤找到鄒瓊花,說公司有一個大的建築工程。急需大量資金,讓她給有關部門搭個話,因為齊發沒有那麼大的權力,自己的全部財產已在農行作了抵押。擔心市農行從中作梗,他編制了一大天大的謊言,令鄒瓊花深信不疑。加之她對吳海濤的情感,沒有過多往其它方面想,做夢也沒有料到吳海濤會在澳門走了麥城,把整個家底扔在那裡。
同時她自己也有一些想法,鄒瓊花當時準備競爭副市長,急需一些政績來鋪平道路,她還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金錢,好些事情沒有錢是行不通的,吳海濤是個可以利用的角色,他是一個民營企業經營者,是一個金字招牌,可以透過合法渠道把錢弄到手,況且她和吳海濤的關係早已超出一般人的關係,對他有著特殊的感情,吳海濤的事情她會竭盡全力解決。
鄒瓊花告訴他,從銀行貸款並不困難,但要有一定的實力和規模,不能讓外人看出什麼,現在可以先貸款後辦事,這也是一種超前發展意識,只要有充足的大量資金,現在什麼事情都好辦,尤其是建築行業,有著一種巨大的潛力,國家為了拉動經濟命脈,在內需方面肯定要有一定的放寬政策,建築市場一定會火爆起來。
現在首先樹立自己企業的形象,和政界搞好關係,換取社會上的知名度,使他們對企業有一個新的認識,銀行注重的也是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的企業貸款他們會有優惠政策,會加大扶持力度,企業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後,其信譽度自然也會上去,貸款絕對不成問題,銀行會自動把貸款送上門來,誰不願意放企業效益好的貸款。特別是有的領導注重政績,這是一條自己升遷的必經之路,至於以後的結局他們才不會考慮,過個幾年,經濟形勢會發生極大變化,自己說不定又去了哪裡,誰會追究他們的責任。
鄒瓊花讓吳海濤把目前的企業辦成股份制,一是可以解決暫時的資金短缺,二是擴大企業的規模,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贏得一種社會效應,使自己的品牌得到社會和人們的公認。她在從各方面渠道暗中幫助,給他一些特殊優惠政策,企業迅速興旺發達起來。
鄒瓊花和郝志英這兩個女人,為著各自目的和感情,給吳海濤編織了一個美麗無形的陷阱,吳海濤為了金錢毫不猶豫的跳了進去。再也無法跳出來,反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為了得到金錢,依仗有鄒瓊花做為後臺,更加有恃無恐,不惜用重金和女色做鋪路石,致使一些人為了自己的貪慾,也鑽進吳海濤的給設計圈套,他們和吳海濤同流合汙,一個侵吞國家資金的行動計劃開始實施了。
吳海濤按照鄒瓊花和郝志英的意圖,把企業進行改制,建立了華夏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把華夏娛樂中心和華夏建材城進行了徹底改造,使其規模得到了擴大,人員由原來的五百人擴大到一千五百多人,下設五個分公司,加之鄒瓊花在社會上大肆宣揚,透過輿論工具把華夏烘托得沸沸揚揚,華夏成了市縣一級的著名企業,吳海濤也成了明星企業家,市農行在鄒瓊花和齊發花言巧語的欺騙下,一筆筆貸款順利到了華夏名下,使吳海濤起死回生。
吳海濤的業務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他為了鋪平道路,從中付出了許多金錢,公司除了正常的開支幾乎沒有利潤,這使吳海濤極為苦惱,本想得到一些貸款以後,馬上遠走高飛,但一時還實現不了,可陳曉死亡一事時刻在威脅著他。
只有向銀行貸款,把錢弄到手,這是他的搖錢樹、保險櫃,為了安全保險起見,他把齊發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為他所擺佈,為他出謀劃策,夥和工商局長吳乏浜串通一氣,利用虛假抵押手續詐騙銀行貸款,隨著貸款數額的加大,大量現金流入他的腰包,企業規模和業務表面上也顯得繁榮昌盛,紅火到達了極點,一些金融機構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加之又有鄒瓊花做他的後盾,紛紛把貸款給他,手續也自然簡單許多。
然而他的貪心也隨之加大,對錢產生了一種變態反應,使他欲罷不能,深深陷在錢這個怪圈裡,金錢使他暫時忘記了恐懼和煩惱,為了錢他幾乎發瘋了,不惜一切,利用他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王文桐、朱世斌之流乾起了搶劫盜竊的勾當,簡直是無惡不作。
他總是夢想錢到了一定數額後再離開,然而一顆貪婪的心使他無法收手,有了一千萬想得到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得到五千萬,有了五千萬想得到一個億,幾乎想把天下所有的錢都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妄想成為一代霸主,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