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3/4 頁)
專家向中央反映。
第二年,在眾多專家的聯名請願下,中央終於指示衛生部組織了一次調查。這次調查果然在中原發現了多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而且包括楊放的公司在內的多家生物製品公司,也從採自河南的血漿中檢出了艾滋病病毒。
這些證據,促使中央下命令徹底整頓地下賣血市場,並關閉了大批不合格的採血站點。《獻血法》也提前出臺了,規定獻血者必須加入丙肝、艾滋病等檢測專案。
河南的賣血風暫時被剎住了,全國各地也都加強了對獻血人員的管理。
但芳華想,只有國家真正富強了,不是一小部分人先富起來,而是大多數人都富起來的時候,這片最中國土地上的人民才不會再經歷這樣的苦難。
************************
正文 九十二、大四了
九十二、大四了
芳華等人的調查報告,也作為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上交系裡,並得到了時院長的高度讚揚。這還沒完,開學後學校團委又收到了一封來自河南的感謝信,是趙老四寄來感謝四位不知姓名的華西學生的救命之恩。郭老師一看信裡的描寫,就知道是芳華他們四個了。
於是,這四人又在大會小會上受到了表揚,連三班也評為先進班級和優秀團支部。四個人還給這一屆的醫學院新生在軍訓後做了一次報告,就是關於暑期見聞、搶救病人、社會調查等內容,還和新生們交流了學習經驗。
報告會後,新生們來到校門口的醫學生誓言碑前,在芳華等四人的帶領下,一起莊嚴宣誓: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 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生!”
大四的課程全是臨床醫學課,更繁重而忙碌了。即使是像周玉、方興這樣一些對學醫一直興趣不大的同學,也不得不為了考試過關而用功起來。
但是對芳華來說。內科、外科等臨床課程反而學起來比大一大二的數理化基礎課更輕鬆。因為這些課的教學重點就是常見病,而這些她都有著一定的臨床經驗了。所以,她上課就有“吃不飽”的感覺,就連七年制的教材,她看了也覺得淺了。
於是,她都是上課聽老師講了某一種疾病後,還要再看從圖書館借來的相關專業書。特別是外科,別的同學還只是學習某種病的一般表現、治療處理原則的時候,她都開始看《手術學》,研究這個病的具體手術操作過程了。也不光是大科的科目,即使是像面板病學這樣的小科,一般同學都不太重視,芳華還是興致勃勃地借來專業的厚重的《臨床面板性病學》等書來研習。
嘉輝開始還怕她貪多嚼不爛,私下裡考過她,才發現芳華的確是上課聽一下就能把握一種病的基本情況,也就不管她,隨便她了。
總之,芳華現在就像在吸水的海綿,盡情地利用學生時代的大好光陰,補充醫學知識。不過,越是看的書多,芳華越感到醫學領域實在太博大精深了,誰也不可能精通所有的疾病和問題,這也是現代醫學分科越來越細的原因。
每門臨床課都有幾次去門診或病房見習的機會。
比如,講到心臟病時,老師就會帶著學生進病房,聽幾名典型疾病患者的心臟雜音。教學醫院的醫生一般態度都比較好。因為要給學生言傳身教嘛。經過他們和病人的溝通,大部分病人也都會配合著讓學生檢查。這些體徵可是標準化病人所無法模擬的,所以同學們也都格外珍惜這些見習的機會。
外科的見習是去病房看換藥。本來芳華還以為老師會安排常規的手術後傷口換藥給大家看,沒想到帶習老師一來就給大家安排了個“猛”的。
這是個得了化膿性骨髓炎的、才七八歲的男孩。化膿破潰的傷口就在他的大腿根部,膿道空洞深達小孩的大腿骨髓腔。當老師給他換藥的時候,孩子疼得哇哇大哭,只是被孩子母親按住了動彈不得。
當老師將一條長長的紗布引流條從小孩腿部傷口裡抽出來時,傷口處跟著帶出了帶血的膿液,還散發出淡淡的血腥味和腥臭味。站在床尾觀看的廖珊突然一頭就栽倒在床上,而且差點打翻了老師放在床尾的換藥托盤。
老師驚呼:“這個同學怎麼回事?”
廖珊身旁站著的芳華和王菊,趕緊把她扶起來,只見廖珊的面色慘白,人倒是清醒的,還說“頭有點暈”。大家把她扶到旁邊的空床上躺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