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五個包子!要就要,不要就……”
“成交!”
告別靈空,踏上回家路途的少年,左手棍子右手書,想想用兩文錢五個包子的代價換來的這兩個無有用處的物件,不免心疼一番。太平村依山傍水,山青水秀,但幾畝薄田只能勉強維持口腹,所以村中大部分孩子都隨爹孃勞作,或打獵或捕魚或耕田,極少有和少年一般有幸到臨海縣城唸書。少年自是感激爹孃的恩情,山中孩子從小吃苦,小小年紀就已經深知生活的艱辛,所以都經事多懂事早。
少年懊悔一番,這才想起還沒有來得及翻看靈空給他的天書是什麼內容。開啟一看,藍底白字的封皮上歪歪扭扭寫著兩個字:天書!看風格和筆法還真有靈空的影子。少年隨意翻看了幾眼,當他看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時不禁啞然失笑,這靈空,騙人的手法也過於拙劣了些,明明他是道家,送他成仙的天書,給他的卻是一本佛家的《金剛經》!
將書放在懷中,少年又仔細看了看手中的棍子。細瞧之下少年發現大有希奇,這棍子三尺長,拿在手中沉甸甸的頗有份量,但摸上去又不像鐵器,更不是竹子,非金非玉,非石非木,兩端一般粗細,細看之下兩頭還有奇怪的花紋。
咦,怪事,這是個什麼物件?少年端詳半天,依照他有限的人生經驗和見識,最終還是沒有弄清手中的棍子到底是什麼材質製成,不過拿在手中入手溫潤,輕重適中,用來撥開路邊雜草,或是揮舞一番驅趕緊隨身後的蚊子,倒也不失為一件稱手的工具。
這括蒼山距離臨海城二十里路,其中十多里官道寬闊平坦,少年倒也走得輕快,一路玩耍棍子一路哼唱不知名的小曲,不知不覺走到了山腳下。此時夕陽西下,迎著落日的少年年輕的臉龐被落日的餘輝一照,映得紅通通一片,竟有說不出來的飄逸和出塵。少年身後,影子被夕陽拉得長長,似乎伸向了無盡的遠方。
一心歸家的少年歸心似箭,自然不會留意到身後的影子旁邊,有一個細長的影子一直相伴,看上去就像是一根棍子。仔細看的話,奇怪的是,不管少年如何揮動手中的棍子,棍子的影子卻一動不動只是緊緊地依偎在少年的影子旁邊。漸漸的,細長的影子一點點靠近少年的影子,似乎是試探,或是害怕,終於在少年一步踏入山林之前,細長的影子好象下定了決心,一閃就跳入了少年的影子之中。
而少年,正興致勃勃地想象著回家和爹孃說起遇到靈空道長的趣事,渾然沒有發覺,自己手中的棍子揮來揮去,在夕陽的映照之下,竟然沒有影子!
第一卷 少年遊 第二章 … ~林中驚見蛇雕鬥~
走過眼前這片不大的樹林,再轉一個彎,就是太平村了。少年張翼軫腳步加快,要趁天黑之前趕到家中,省得爹孃為了等他晚飯而誤了時辰。正是盛夏季節,林中眾鳥歸林,禽獸回巢,一片繁忙和喧譁。自小見慣了野豬、山兔、山雞以及斑鳩、四喜、山雀等林中小獸和飛鳥,張翼軫只憑聲音和腳步聲就知道鳥類的名字和獸類的喜好。除非遇到老虎一類的大型猛獸,就算是一頭野豬,張翼軫也有把握全身而退。
打不過,跑總是跑得掉的。在山上打獵不比在水中捕魚,只需要身手快水性好就能抓到魚。陸地上的野獸可比水中的魚類聰明多了,它們甚至逃跑時還會故意繞圈子來迷惑獵人。不過它們的伎倆在張翼軫面前從不奏效,原因很簡單,張翼軫能從它們的眼神和奔跑的姿勢看出它們的意圖來。
這少年天生就有與鳥類和獸類相通的異稟!
進得樹林,少年聽得滿耳的鳥鳴和獸叫,微微一笑,知道在它們忙碌而紛爭的生命中,又度過了一個有驚無險的日子,即將放下一天的疲乏,準備休息一個晚上,明日再去捕食或是被捕食。生命就是一個個不斷重複的日子,一成不變中有驚有險,有生有死。
有幾隻百靈從樹上飛下,圍繞著少年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假若翻譯成人言,無非是東家長西家長一類的家長裡短:灰喜鵲又生了幾顆蛋,躲避幾日追殺的黃山兔終於還是被大灰狼吃掉了,前日路過的白尾老虎今日再次路過,嚇得終日調皮的猴子老老實實地躲在樹上不敢下來,老虎卻看都不看猴子們一眼,大搖大擺地走了,王者風範一覽無餘,等等,自然張翼軫並非真正聽懂了百靈的話,他從百靈眉飛色舞的叫聲中聽出了快樂和緊張。這百靈,是林中百鳥中最愛到處說事學舌的,天生生就一副伶牙俐齒,喜好傳播各種訊息。
少年也不嫌百靈呱噪,一邊微笑聽得百靈訴說一天的奇聞逸事,一邊不停地點頭,似乎完全聽得懂百靈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