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參悟這化生萬物的道。
又不知過了凡幾,這一日天降異象,竟是遭遇了千年未遇的日蝕。合該玉心機緣已到,這日蝕過後,匯聚無數日光精華的第一道光線正好映照在巨石之上。玉心只聽“轟”的一聲,便覺眼前豁然一亮,天地清朗,風聲陣陣,整個世界便真實地展現在他的眼前:他終於化形而出,凝聚成人形!
而孕育他不知幾萬載的巨石已然粉碎,蕩然無存。帶著一絲留戀,玉心便在這華山之中四處飄蕩,感悟天道,精煉靈力。數百年來,玉心四處行走,見識了繁華世間的各種悲歡離合,玉心向道之心從未動搖,畢竟經歷過數萬年的歲月沉浮,早就見慣了世間種種,唯有莫測的天道才是最永恆的存在。
玉心行走世間,便漸漸瞭解到中土三大道觀,其中之一的極真觀便在華山。恰逢一年極真觀廣招弟子,玉心便化名玉成應試,一路順利過關,被正式招錄為極真觀的三代弟子。玉成便想借這極真觀道門正統之洞天福地,潛心修行道法,參悟天道。不料數年來,玉成在與同代弟子閒談之中得知,這木石化形竟在世間無人得知,更遑論與木石化形之人交友、同證道法!
玉成也借與其他兩大道觀論道之際,暗中問詢過這些同門,也是無一人得知木石可以化形成人,更不認為木石化形可以證天道,甚至還有人將木石化形歸於鬼怪一類,正道之士應該得而除去。玉成驚醒之下暗自慶幸並沒有向他人透露自己出身,否則說不得何時便遭了那滅頂之災。
萬萬沒有料到的是,此番華山論道,三元宮卻只來了兩個不起眼之人,而正是這兩個不起眼人之一的十五六歲的少年張翼軫,卻在凝霞崖上講出一番驚世駭俗的言論,引發了極真觀一眾弟子的眾說紛紜,更讓玉成這個玉心化形之人大吃一驚!
經過這兩日的觀察,更加上杏仙初現之後,真平道長御劍追出,玉成便在心中打定了主意,極真觀不可久留,既然木石化形之說被張翼軫道破,他的身份早晚會被真平等真字輩高人發覺。先前之所以不知是因為無人知曉木石化形,現在華山論道之後,怕是不久便會天下皆知。得道高人道法高深,恐怕不久就會想出探知木石之身的道法。
玉成對張翼軫聽其言觀其行,感覺這個少年性格沖和中正,正合他這塊萬年溫玉的溫潤、淡然之本性,便有了結交之意。
這番匪夷所思的經歷被玉成悉數說來,只聽得這個在臺上論道之時口若懸河的少年目瞪口呆,一時難以相信眼前這個和絢的男子真的是一塊玉石的化形,呆立半晌無語,直到面前的玉成又向他長揖一禮,誠懇地說道。
“君子比德於玉,溫潤而澤。不知張道兄可否識得眼前美玉,願意讓玉成跟隨左右,效微薄之力,只求張道兄一心護得我周全,於道法之上不藏私於我,共證無上大道?”
第一卷 少年遊 第三十二章 … ~真平道長~
那萬年溫玉是何等人物,得天地之造化化形為人,卻要跟隨他的左右,言下還有認主之意,自己何德何能,只是初入道門的山村少年,哪裡擔當得起如此重託!
張翼軫從震驚之中驚醒,忙伸手扶起玉成,一臉愧色道:“玉成兄太抬舉翼軫了,我入道門時日尚短,更無精深道力,自身難保,哪裡有能力保護你?於道法之上更是修為淺薄,恐怕不論道力還是道法,玉成兄都遠勝於我,翼軫不才,倒更想請玉成兄在道法上指點一二。”
玉成見張翼軫一臉懇切,知道他所猜不假,這少年心底坦蕩,倒確實值得他託付,當下說道:“張道兄有所不知,這木石化形,雖是得天地造化,化形之後便可飛天遁地,並且依本身特性可有一些法力,但在靈智和悟性之上還是不及凡人許多。只因木石化形體質單一,只依照本性行事,極難領悟高深道法,所以若想更進一步,必須長伴修道之士左右,共同參悟,或許會有機緣得窺天機。”
“這樣……”張翼軫左右犯難。若是收留玉成,他畢竟名義上是極真觀弟子,如何能跟隨他下山去三元宮?再則他也自知本身道力實在低微,若是被人發現玉成真實身份,他確實沒有辦法護他周全。張翼軫也不隱瞞,說出了他所擔心的事情。
“張道兄無須擔心,玉成自有辦法。”說著,玉成原地將身一轉,張翼軫只覺眼前一花,玉成已然蹤跡全無,正疑惑間,忽覺手中溫潤如水,不知何時竟多了一塊玲瓏剔透、光澤宜人的美玉。
這美玉,狀如圓盤,大小如小兒拳頭,觸手生溫,散發瓊瑤之光,色澤翠綠,其中隱隱如水流動,端的是一塊上好翠玉。
這……莫非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