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頁)
第二天,我們坐車去探訪西塘古鎮。
從外圍看起來,西塘古鎮像一座迷宮,我們不知道該從哪條小弄進去,小弄又狹窄得只通一輛三輪車。我們就坐三輪車進去。車伕看見小弄那頭有一輛三輪車過來,遠遠地就喊停,那三輪車就停在拐角處。可兩輛三輪車在拐角處交會時,輪子還是卡在了一起,費了點周折才解開來,可想而知那小弄有多狹。
進入古鎮一看,石板街也很窄,木結構的低矮樓房密密匝匝地連成一排,對街的人家近距離地互視。我們找到石皮巷,據說這是中國最狹的小巷。走進去僅通一人,兩旁陳年的灰牆高高地聳起,感覺壓抑而逼仄,我們連忙走出來。
我:“你說江南古鎮的街巷為什麼建得這麼狹窄?樓房為什麼這樣密集?在古代建造這樣的民居不是出於土地資源稀缺之虞吧?”
森:“不是。這是因為中國古代習慣於以人口的密集來表達社會文明,宋朝的《清明上河圖》就是典型的例子,熙熙攘攘的,一派繁華的景觀。”
我:“但我覺得中國人喜歡群居,還因為他們缺乏正宗的本土宗教。你看西方人喜歡獨居,因為有形而上的基督教把他們的精神統一到上帝那裡去。相隔如何遙遠,都是姊妹兄弟。”
森:“那也是,中國的儒教本來就不是正宗的宗教。可儒家倫理習慣於以人口密集來表達社會文明的繁榮程度。”
我:“就像這古鎮,街道這麼狹窄,樓房這麼密集,互探互窺的需要使人們願意扎堆在一起,對街的人家可以各自坐在家門口,你來一句我往一句地拉家常。”
森:“對呀,因為儒教注重人際關係嘛。”
我:“可這樣密集型的生態不可避免會產生負面影響,那就是人倫的壓抑,受閒言碎語、勾心鬥角的困擾。”
森:“你的擔憂是對的。一個頹敗的古鎮裡會有許多古老的傳說,以及貌似平和實則糾纏的人倫。參差錯落的房屋各自按風水觀測構築,而不是按照規劃部門的藍本。人際關係也從不規範地在門庭和院落之間彎來繞去,隱晦而複雜。”
江南人居以山水緩解人倫壓抑(3)
我:“這麼看來,江南古鎮依水傍木,小巧玲瓏,看上去溫馨而祥和,但細究裡面的生態,卻有糾纏不清的繁瑣人際。”
森:“是的,閒言碎語充盈斗室。你太尖利了,別人會說你怪癖;你太爽朗了,別人又會說你瘋癲。做人的火候最是難把握。”
我:“天啊!要是我住在這種地方,肯定受不了。”
森:“可江南古鎮還有緩解這種困境的機制呢。”
森帶著我穿過一間民居的弄堂,走出來卻是一條河,河邊還有一排楊柳。
森:“看,這就是古鎮佈局的另一面:流水潺潺,楊柳依依,令人心曠神怡!”
我很驚喜:“哦!是啊!關上石板街那一側的家門,轉身來到自家後門,就可以看見河流和楊柳,另一番境界就在轉身之間敞開。”
森:“確實與眾不同吧?傍水而居是古鎮生態的需要,因為在古代沒有自來水。但我們通常所見的古鎮往往棄自然風物於外圍,飲用水用扁擔去遠處挑來,光溜溜的石板街上少有綠色植物點綴。”
我:“是的,古鎮以為離棄自然就是向城市雅緻生活的僭越。”
森:“但是江南古鎮不一樣。它把自然風物引進人居環境,或者說,古鎮自動順應自然條件來構築自我。”
我:“嗯,如果石板街是社會縮影的話,那麼河流和楊柳就是自然的縮影。流水和花木被引進社會,緩解了人倫的壓抑,使整個古鎮生態系統得以平衡。”
森:“所以它才會亙古綿延,儲存至今。你看這一路走過來,隨處可見遺留下來的風味小吃,居民坐在自家門口曬太陽,臨水的茶樓坐著閒聊的茶客,雜貨店裡竟然還出售煤球爐,青年人跟老年人坐在一起搓麻將……呵呵,別有一番滋味吧!”
我:“嗯,人倫的需求機制跟自然的緩解機制互相配合,使得這種居住生態非常穩固。人在這種生態機制中得到人倫與自然兩方面需求後,就會悠然自得,淡泊守舊。”
森:“正是這樣。”
我:“但是……”
森:“什麼?”
我:“我怎麼總覺得這裡的河流和楊柳都像是一種虛假的擺設?”
森:“當然了,它們是經過人工改造的,不能跟真正的自然之物比較。”
我:“還記得雲南麗江的河流嗎?那是引周圍高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