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道上,對他來說,商只是小道,仍然是四民之末,這一點,不會有什麼改變!
“然則,最近聽說,你開南貨,遼貨,設錢莊,銀號,還有可以異地存兌的票號。惟功啊,你一個人想賺盡天下錢麼?”
“元輔容稟,其實順字行的發展並不是故意為之,而是順流而下,水到渠成而已。”惟功坦然道:“一切都只是形勢的變化,商行的馬車運力強勁,運糧到邊鎮的同時,又將邊鎮土物大量帶回,所以才會有皮貨和土物的售賣,買賣做的多了,週轉增加,再加上腳行的業務發展,設票號,也是理所當然之事啊。至於南貨這一層,現在倒只是試營,不算是主業。錢莊,銀號,也是如此。”
在惟功說話的時候,張居正也是很認真地聽著,他是天底下第一等聰明人,而且要為元輔,財貨之道也不可能不懂,惟功的話,他很注意地聽了,一邊聽,一邊點頭。
聽完之後,張居正便道:“你的腳行,票號,北貨,糧食,這都是辛苦經營出來的。縱算有人煩我,總不能叫你交出去?否則,朝廷和朱崗那樣的貨色有什麼區別?”
朱崗在惟功這裡撞的灰頭土臉,這事情已經是人盡皆知,惟功聽了,也只是抿嘴一笑。
“不過朱崗也罷了,此番出頭的,勢力卻是比朱崗要大的多。”張居正沉吟了一下,便對惟功道:“你吃些虧吧,現在要的是朝局穩定,老夫不能因為你這些經營收入上的小事,再去捅一窩蜂……票號,糧行,腳行,北貨,這幾塊你都留著,錢莊,銀號,南貨,這幾塊就不要做下去了,質鋪,也是千萬不要開,怎麼樣?”
張居正說完,也是去了一樁心事,悠然喝茶,等惟功的回覆。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他心中明白,這是叫惟功損失巨大的決定。
“就依元輔吧。”
張居正一徵,問道:“那你要吃不小的虧呢?”
“元輔身負朝廷之望,擔負天下,我這一點小事驚動元輔就不該了,又何必在這裡討價還價,干擾元輔處斷政務。”
惟功答應下來之後,便是起身,告辭。
“你很好。”
張居正閉上眼,再睜開,然後深深看了惟功一眼,眼神之中,盡是讚賞之色。
今日之事,對他來說是無奈之舉,所提的這些生意,都是晉商的傳統地盤,象王崇古所在的王家,張四維的張家,都是靠這些生意發的家,晉商的根基雖在山西,但已經延伸到京城和北方各大軍鎮,很多軍堡鎮將已經與晉商聯姻,彼此聲氣相連。
順字行開展的諸多業務,都是與晉商的傳統地盤息息相關,而且現在順字行可能再開質鋪,這更觸及到朝中士大夫的傳統收益,很多著名的大士紳,大官僚世家,都是放印子錢來獲取重利,可想而知,順字行這種商業上的巨無霸如果介入質鋪生意,對他們的衝擊會有多大!
最少,晉商在張居正面前,已經坦承在糧食經營這一塊上,他們已經被惟功的順字行打的節節敗退,無有還手之力了。
一切老掉的經營方式和理念,剝骨吸髓般的勒索小民百姓所獲取的利潤,在真正的商業經營面前,就是廢渣一樣的存在!
如果放任惟功這樣經營下去,一年之內,京城多半的這些行當都得關張倒閉,所以晉商也好,質鋪的股東們也罷,肯定會有所動作,這股龐大的勢力,居然能說動張居正來給惟功正面施壓,其能量之大,真是令人咋舌。
“經商之事,無非就是能力的一種鍛鍊。”張居正誇了惟功一句後,便又接著道:“但沉溺其中,並不是好事。你的將來,是要有更大的舞臺來展布,京中諸務,需要你們這些勳貴子弟也站出來,老夫會給你機會名留青史,經商小道,放棄也就放棄了吧!”
張居正顯然不明白,惟功在此時讓出的利潤很不小了,若非原本就是在計劃之內,惟功還真的是捨不得呢。
至於元輔大人所說的未來,惟功微笑起來。
現在的投資,豈不就是為了未來之事?畢竟他已經深深明白,在大明,商業手段是一回事,政治上的成功才是決定性的!
“你的糧行,老夫早就聽說過了。”
張居正啜飲一口清茶,誇道:“歲末年初之時,流民和貧寒之家日子難過,不管是米,面,還是各種雜糧麥豆,都是最少漲三成,這是規矩慣例,官府也沒有辦法。在地方,名義上還有常平倉,但多半無用了,京城百萬生民,朝廷也不能大量放糧。所以,每到這種時候,每日都會有凍餓而死的,今年老夫聽順天府報上來,因為糧價平抑,所以凍餓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