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落到自己頭上時,這老頭子將會是什麼樣的心情和想法?恐怕會氣的在地底打滾吧……只是打滾就打滾了,惟功路過張溶的影像時,目光也是很淡然。
他的未來,肯定不止於一個普通的國公,張溶的成就,在他的未來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這個老人,也就根本不在他的目光之內。
進了正堂,張元功在正中的太師椅上坐了,眼神之中,也是滿滿當當的得意與滿足混雜的神情。
他的正室趙夫人又回孃家去了,對眼前發生的這些事,這個嫉妒心太足的女人無法接受,只能選擇逃避,但相對於惟功的成就來說,家室中的小小不和,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張惟功已經踏入國朝重臣大將之門,未來之成就,真是不可限量!
“這一次,皇上恩賞真是沒說的。”
目視左右,張元功欣然大笑起來。
而惟功的視線,卻是對著七叔張元芳,見張元芳的眼中也飽含笑意,叔侄二人這才互相輕輕的一點頭,彼此也是知道對方的心意。
無論如何,張元芳也是對惟功的進步和成就,感覺十分欣慰!
對惟功來說,這,也是足夠了!
……
“皇上這一次的決斷也是英明睿斷了。”
時近傍晚,往常時,文華殿的經筳可能剛剛召開,要到起更之前,在文華殿點燃明亮的兒臂粗的明燭,君臣等人,談經論道,到半夜時乃止。
這是一種傳統的活動,但現在傳統也被割裂了,張居正因為晚上開經筳太過靡費,改為早晨或下午舉行,這個時辰,經筳已經要結束了。
大半的人已經走開,只有申時行這個禮部侍郎被皇帝留下來說些私話。
“怎麼個英明法呢?”經過南城一事後,短短時間內萬曆似乎又成熟了不少,看著申時行,萬曆似笑非笑,詢問著。
“好就好在厚賞之上了。”申時行淡淡一笑,道:“張惟功這麼一點年紀,皇上已經扶持厚賞,其身邊自然而然就能聚集起勢力來,時間久了,以此子之才,之抱負,豈會久在江陵之下?最少,也是分庭抗禮之格局。”
“聽先生這麼說,朕原本只是酬功之意,倒是歪打正著了。”
申時行正色道:“皇上英明乃是天授,自是天佑大明,待皇上親政數年之後,戚、李、俞等人老邁,則又有張惟功這樣的勳貴武將可用,這是我朝之大幸事。”
當時之人,也不是不重武備,只是將武備多放在可用的將領之上。嘉靖年間就是如此,以萬曆現在的佈局來說,申時行的話倒也不是純然的恭維,而是發自於內心。
而以大明朝堂來說,對勳貴的信任是遠在普通的朝臣之上,甚至連太監也比不上。
這一集團是與國同休的身份,絕不會有異心異志。
萬曆心中十分得意,自己只是順勢而為,在封賞上確實有點拔高……這是因為在前一陣他薄待了惟功,所以加以撫慰罷了。不料歪打正著,倒是一著好棋了。
“只是張惟功武功太過高明,皇上請留意,萬不可調其入禁中,過於接近聖駕。”
“此事朕亦有數。”
雖然惟功不能與江彬比,不過萬曆顯然也不打算調惟功入禁中領軍了,親眼見過惟功的武力之後,皇帝也是明白,這樣的猛將,宜放于軍中,而不宜放在自己身邊。
無關於忠誠,萬曆絲毫不懷疑惟功的忠誠,只是身為帝王,絕不會將自己的性命安危交託在臣子的忠誠之上!
第229章 訓導
看著申時行,萬曆森然道:“先生每與朕說話,宜慎之再慎,不可輕洩於外。”
“臣豈敢。”申時行斷然道:“臣深知,臣不密則失其身之理,絕不會將皇上之語洩露於外。”
“唔。”萬曆輕輕一點頭,對這個講官師傅的品性,他還是信任的,而申時行,毫無疑問是他將來可倚重的股肱大臣,也是清算張居正的重要棋子。
幾番君臣密談,萬曆已經深知,申時行對張居正的諸多不滿,幾乎是對張居正現行政策沒有一樣滿意的,萬曆對這些政務大事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系統的看法,不過他知道,申時行謹慎小心,細緻多智,是一個可信任依賴的好幫手,僅憑此點,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張四維等現在的大臣,萬曆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來交換他們的忠誠,所以只有申時行這樣有講官身份的大臣,才適合羅致為心腹。
“先生,”萬曆深深看了申時行一眼,輕聲道:“張先生已經有密奏,預備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