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2/4 頁)
事實也就是如此,建州部原本並不是中國的部落,和建立金朝的完顏部完全無關,他們和很多小部落一樣,是從極北之地遷移過來,但一移過來剛立穩腳根,就開始騷擾大明的疆域,東寧衛的設立,就是因為這所謂的“女真”部落一直鬧事,甚至有一段時間是大患。
特別是嘉靖年間的建州右衛,屢次侵入邊牆,指揮一級的武官有五六人被害,從備禦到把總,數十人遇害,官兵和百姓,遇害者不可勝數。
為首者,便是建州右衛的世襲指揮王杲。
此人也算是梟雄,除了自己的右衛,還囊括了左衛等沿河的部落,實力強勁,曾經攻到遼陽附近,瀋陽,撫順,開原,屢受其害,明朝邊將官員苦其久矣。
嘉靖晚年,此人終於被擒,被押送到京師,凌遲處死,除了一大害。
但建州右衛殘餘勢力猶存,左衛各部也都不是善茬,比如塔克世兄弟,青年時憑著祖上傳下來的指揮大印和敕書,屢次攻擊蘇克素護河其餘各部,統合勢力,其兄弟諸人都輕捷彪悍,勇猛無比,射術不說,那是女真人的天生吃飯的本事,能穿重鎧,持盾拿刀,在廝殺時,越過奔跑的奔牛,連躍九牛,不在話下。
這樣的本事,不論是跳躍的能力,負重能力等等,都已經超過普通人的範疇,這樣的身手,普通的明軍上來幾十,也只是給人送菜了。
女真人中,這樣的輕捷彪悍之輩頗多,也是王杲等人橫行數十年,甚至在建州右衛強盛時,泰寧和福餘等蒙古各部,反過來要配合女真人的原因所在。
如此種種,都是惟功曾經苦口婆心,教導給遼陽鎮官兵知道,叫他們明白,現在朝廷輕東虜而重北虜,有些舉重失衡,特別是李成梁,他在此事上的責任很大,而遼陽鎮,遲早會將這種局面給扳回來。
當然,不是現在。
朝廷在邊患上,不會允許邊將輕易挑起事端,北虜現在勢大,朵顏部和插漢土蠻年年犯邊,精騎五六萬,控弦四十萬,實力確實遠在東虜之上,棄強而擊弱,沒有紮實的理由,合理的目標,朝廷不會嘉獎,還會問罪。
所以趙雷等人經過的時候,臉上冷意明顯,目光掃向那些東虜的時候,冰涼冷酷,見到這樣的眼神和蘊藏的殺氣,知機的女真人紛紛避讓開去,絲毫沒有他們對上都司衙門兵馬時的那種野性。
這些野人,就是這樣,畏強而凌弱。
而更叫他們敬畏的,是馬背上的那些面目猙獰的首級。此時的北虜,也就是蒙古諸部還沒有被喇嘛教給毀了精氣神,野性十足,也不曾毀在滿清的天花和減丁政策上,這些首級,一個個兇惡之極,懸掛在戰馬身上,似乎仍然有殘留的殺機。
但就是這麼一群野蠻人,他們被戰刀砍斷了脖子,小辮子被捆在一起,五六個首級綁在一處,在馬身上,晃晃悠悠的,似乎是在述說著斬殺他們的明軍將士有更強的武功,更兇猛彪悍的性格,在這些首級的威攝之下,那些東虜當然是老老實實的,不敢有絲毫異動。
馬刀之下,才能叫這些野人老實!
在抵達副總兵衙門之時,正巧遇著朱尚駿和郭宇幾個出來,看到這四個人包的粽子一樣,連臉上都是,青紫成片,而四周圍著不少人說笑,李青莞爾一笑,道:“這幾個活寶,不過豬兒是老成人,怎麼和郭黑子朱尚駿混一處去了。”
他曾經在惟功身邊,對這些人都十分熟悉,一張嘴就能叫出來名字。
從草原不毛之地回到鎮城,又看到這樣的場景,一種暖暖的感覺,頓時就襲上了心頭。
“末將見過大帥!”
“職下見過大人!”
趙雷和李青的話不相同,也不整齊,兩人敬完禮之後,都是一徵,然後惟功先笑,李青和趙雷一起笑起來。
“你們這一次立了大功,我很滿意。”
趙雷也罷了,原本就是很優秀的夜不收,加上文化和軍事養成的教育之後,成長几乎是必然之事。
李青倒是一個很不錯的小夥子,從順字行的小夥計到學武學文都優異,進入惟功的衛隊,然後派往夜不收局,樣樣都做的很出色,確實很不容易。
趙雷和李青這一次統一了說辭:“多謝大帥誇獎,職下愧不敢當。”
“嗯,去歇著吧,過一陣我要出去,除了侍從室保衛處的人,你們也隨行。”
“是,大人。”
李青和趙雷是累的夠嗆,來回這麼久時間,精神高度緊張,能休整一段時間當然是好的。
他們的功勞,當然會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