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第2/4 頁)
是忙碌。另外就是家裡有讀書人,點燈夜讀,沒有辦法的事。
兵馬動彈的時候,全城除了少數人家,多半早就吹燈上床了,等動靜一出來,家家驚動,因為知道是過兵,不敢點燈,趴在門窗上偷望是多半要的。
或是把院門堵了,再爬到椅子上,從院牆往外看。
大槐樹百戶這裡,沒有坊牆坊門,也沒有院牆,動靜一起,各家的人怕都是趴在自己家門窗上看。
火把亮光紅彤彤的,將各家屋裡照的亮閃閃的,小娃子們沒見過樣的事,只喜歡這樣的光亮,忍不住都想歡呼雀躍,當然是被家裡的大人給喝止住了。
“乖乖,好厲害,好強的兵馬。”
“這裝束,這隊伍,遼鎮兵馬也未必強的過。”
“什麼未必,明顯比不過,也就家丁能比吧……眼前這些,全是新來的總兵養的家丁?那他也真是有錢,不比廣寧那李大帥差。”
“家丁哪有穿這樣衣服的,我聽說過,新總兵是打京裡出來,按京裡的規矩是不準養家丁的,否則那些貴人個個養幾百上千的家丁,皇上能睡得安穩?”
“哦哦,對,我也曾聽說過。”
“不是家丁,兵馬卻如此雄壯威武,隊伍如此嚴整……前年巡撫大人來過,標營兵丁在城裡擺隊子,那個感覺,比起來真是差太遠了。”
遼陽是重鎮,重鎮就會經常有大人物過來。當年修寬甸六堡時,巡撫張學顏幾乎一直駐節在遼陽,有一段時間,李成梁也經常來遼陽巡查,這些大人物過來,當然要擺隊子,逞威風,可是在現在大槐樹百戶眾人的眼裡,眼前這些兵才是兵,巡撫,總兵的兵馬,相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什麼是軍人的威儀,什麼是虎賁之師,以前就是在書上看過,現在才算真正的開了眼界了吧。
“光是會擺隊,恐怕未必有多厲害。”
“屁話了,會擺隊的不一定厲害,不會擺隊肯定不厲害。”
“算了,還是看吧,厲害不厲害,不關我們的事啊。”
“而且真厲害,要收房時,我們怎麼辦?”
“聽說李佑一家子,是叫這總兵收容了去,這一點倒還不錯呢。”
“算了,到底我們還是看熱鬧吧。”
種種議論,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時,那議論就說不下去了。而且大家也是仗著膽子再談,藉以沖淡對外頭大軍經過時的恐怖心理……其實就是人夜晚過墳地時,互相大聲說笑,藉以壯膽,其實是一樣的感覺。
而談到涉及自身的麻煩時,害怕和惶恐還是在的,不過換成了另外一種方向。
大家大抵都知道今日的事,兩邊有了衝突,這邊就悍然出動大軍,果然是京裡來的,脾氣手腕就是不一樣,如果是真的要收房時,自己這邊豈不就是刀板上的魚肉?如果敢違抗那位新總兵的命令,是不是大軍也開過來了?
一念及此,有什麼新奇感都顧不上了,大家都開始發愁起來。
第387章 藉口
隊伍之前,是周晉材。
他來做這樣的事簡直是太合適了,張用誠和陶希忠等人都沒有過來,周思進,陶安然,錢文海,都沒有來。
明日要解釋這是義憤,是突發事件,所以高階武官只來了周晉材和佟士祿兩個,往下都是中下層軍官。
各人都沒有穿甲冑,也沒有穿正式的武官袍服,到遼陽之後,似乎有一點自由自在的感覺,大家都喜歡穿作訓服……已經有很多人向軍需局打報告,軍需局又向上頭彙報,要麼增加軍訓服,要麼按作訓服的樣式,給大家做一些軍常服。
相比明軍的鴛鴦戰襖,折上巾配半身甲,或是棉甲,這一身作訓服簡直就是帥爆了,遼陽鎮現在全部是二十左右的青年,對這一身衣服就是發自內心的喜愛……這也是惟功當初推出來的重要原因,軍服,原本就是要彰顯軍人氣質,突出身材,顯示軍人榮譽感的重要一環,相比起大明的各種軍人武服來,遼陽鎮實在超過太多了。
這件事不是急事,暫且還不曾提上正式的議程裡頭,只是有這種說法罷了。
出動的多半是步兵司,八個步兵司現在俱不滿員,今晚的事每個司都出了一個局,好熱鬧的大事,少了哪個司都不好,連騎兵司在城中的留守人員都多半來了。
一千人,六列縱隊站立好了,排好隊出發,幾乎就分分鐘的功夫。
火把遊行,這是惟功的主意,他在後世時對某強軍陸軍還是很敬佩的,當然,純粹是從組織性和戰鬥力這一方面,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