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部分(第2/4 頁)
在沒有任何人得到過,這也是很多人覬覦的目標。
“北虜要撤了。”
在城堡的高處,惟功一直站著觀察雙方激斗的過程,雖然沒有望遠鏡,不過這裡林木稀疏,只有稀稀拉拉的灌木叢,視野極好,相隔不遠的戰場發生的一切,盡落於眼底。
陶希忠贊同道:“看得出來,這一次北虜驅趕的決心很大,並且追擊的較為堅決,應該是他們的上層預備要撤退了。”
“算算時間也差不多了。”出京這麼久,張簡修身上的紈絝子弟和凡事不放在心上的大家公子的豪奢氣質終於下去不少,現在也能象個正常的贊畫一樣說話了。看著不肯遠去,在城堡四周轉圈的北虜騎隊,他眯著眼道:“北虜折騰好些天了,戰馬再這麼折騰下去會大匹死亡,馬是北虜的性命,不會再打下去了。”
“所言甚是。”惟功哈哈一笑,朗聲道:“準備收網咖!”
在城堡公廳的一座廂房裡,現在放著五十多顆北虜的首級,這是這些天斬下來的收穫,一次斬首五十餘級,這是已經可以上報兵部和內閣的勝利了,邊將與北虜爭戰,一次報功數十級的比比皆是,一次斬首數百級的大規模戰鬥實在是太少見了。
不過在惟功此時的盤算中,這幾十顆首級當真不算什麼,真正的功勞,正在向他招手。
……
又過了一日,從黃羊臺那邊開始有大股的蒙古人退下來。
與過境時的昂然得意相比,撤退當然就顯的雜亂無章了很多,大股大股的牧民趕著自己的羊群和馬群,自己騎著雜馬,衝撞著騎戰馬的披甲騎兵,不停的有披甲兵在空地上策騎維持秩序,不過收效甚微。
攻擊義州肯定是碰得頭破血流,以速把亥本部兵馬,全軍前來能帶來十幾萬控弦,這就是泰寧部全部男丁的數字,其中去掉老弱,普通的牧人,強壯的適合戰鬥的普通男子不會超過五萬人,再扣除相當多的沒經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沒有戰鬥經驗的雜魚,真正的戰兵不會超過兩萬人。
再去掉鎧甲不全,兵器不精者,速把亥能拿出萬把人來已經是極限,參謀和軍情兩局已經修正幾次,根據最新的觀察結果,速把亥所領披甲不過五六千人,被大大小小的臺吉們分領著,他自己直屬的披甲最多千人左右,甚至未必有這個數。
一個寇邊多年,在大明名聲甚響的奴酋,一個草場綿延千里的大部落之長,所領兵不過千人,這看起來象笑話,但確實是事實。
控弦最多的俺答汗,號稱控弦四十萬,估計披甲最多也就三四萬,就這三四萬人應該是脫產武士,幾乎就是以打仗為職業,就這三四萬人,調動大明九邊幾十萬邊軍,這就是騎兵的威力。
北虜已經衰落之極,現在還是大明的大敵,後來東虜興起,女真人在遼東鎮手裡搶了不少兵器和鎧甲,加上遼東有鐵,裝備水準急劇上升,到時候,不少蒙古部落已經墮落到用骨頭箭的地步了。
所謂的控弦四十萬的草原之主察哈爾蒙古大汗林丹汗,是堂堂正正的大汗,真正旗下武士也就兩三萬人,裝備差,九成是皮甲皮帽子,被皇太極領著幾千女真兵打的魂飛魄散,被追逃上萬裡,最終活活嚇死,老婆孩子都跟了女真人,要是成吉思汗知道他的子孫是這副德性,準得氣的在墳裡打滾。
女真伐明,在草原盟會,重要盟友科爾沁部落來了二三十個貝勒臺吉,多的帶兵二百三百,少的帶著幾十個披甲,加上七八個小部落,一共湊了幾千披甲的北虜,打起仗來是衝鋒在後,搶掠在前,如果不是女真人一心想把北虜綁上自己的戰車,這種盟友肯定有多遠死多遠。
眼下的泰寧部還沒有到日薄西山的地步,不過用紅樓夢裡的話說也是內囊上來了啊……
……
速把亥一臉的疲憊,這一次攻擊義州的軍事行動不出意料之外的失敗了。
他的弟弟炒花帶著三千多披甲繞著義州衛跑了還不到一圈,裡頭城門大開,參將李寧帶著千多騎兵自翁城出擊,明軍哇哇叫著,盔明甲亮的刺傷了不少蒙古人的眼,手中兵器精良無比,裝備好的叫速把亥都有一點自卑之感。自己這一邊鎧甲很爛就不說了,手中的兵器也是良莠不齊,多半都是用劣制鐵打造的,明軍的刀槍都是精鐵打成,用的是閩鐵或蘇鋼,鋼口好,製造工藝強,一個明軍打五個皮帽子都不是難事。
當然,這個結論只能私下想想,不論是速把亥還是普通的蒙古兵都不會承認這一點。
這一場騎兵遭遇戰是雙方都要打的,明軍先奔出幾十哨騎,在城門兩邊分散,與此同時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