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3 頁)
劉皇后得知後,見年紀輕輕的兒子就能關注國計民生,體恤民間疾苦,心裡也很高興,一切照準,還責承太醫院的御醫協助王惟一儘快完成此事。
針灸術的國家治療統一標準細則很快制定頒佈了,混亂局面大大改觀。由於經絡看不見,摸不著,在標準實施過程中尚有一定的難度,缺乏說服力。王惟一認為應該有一個比文字記載更直觀的形象來推行針灸術。他的創意又得到趙禎的全力支援,選派繪畫、雕塑、杵作(法醫)等諸多專家從旁協助。王惟一認真總結前人經絡學說,結合對人體穴位的治療實踐,精心設計了人體模型,又從全國徵集能工巧匠,進行鑄造針灸銅人。経過各方不懈的努力,針灸銅人終於在天聖五年(公元一零二七年)問世,所以又稱天聖銅人。
天聖銅人乃青年男子形象,真人大小,*直立,全身密密麻麻鑿滿了穴位。體表遍塗黃臘,古色蒼碧,晶瑩射目。用時向體內注滿清水,銀針對準穴位刺入,針入水出,奇妙無比。一按機括,銅人可前後一分為二,體腔內有木製臟腑,人體構造一覽無餘。也可用於解剖學教育,這比西方同類模型的出現要早八百年。天聖銅人共兩具,一具存放太醫院,供培養、考核針灸大夫專用;一具擺在大相國寺公開展出,向世人普及針灸醫療知識。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成為中華民族的瑰寶。
宋仁宗趙禎一生和針灸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親政後曾多次主持太醫院針灸大夫考核,嚴格把關。王惟一為銅人穿上常人的衣服,考生要隔著衣服把銀針刺入準確的穴位,這是很不容易的。只有考試合格才能治病,否則不準行醫。在他的支援和倡導下,太醫們進行不懈的研究,中醫針灸術日臻完善,達到完美的境界。
趙禎每次生病,總把針灸治療做為首選。一次下朝,他忽然頭暈目眩,天旋地轉,非常難受。內侍急忙去請王惟一。王惟一用銀針刺入他腦後一個不知名的穴位裡,捻轉一番,針拔出後,他頓覺頭腦清醒,渾身舒坦,脫口而出:“好惺惺(清醒)!”王惟一便把這個穴位命名“惺惺穴”。趙禎到了晚年,王惟一已經去世。他常患腰疼,久治不愈,行動不便,很是苦惱。王惟一的關門弟子得知,毛遂自薦要給皇帝治病。這位年青弟子用針刺入腰部穴位,同時用艾燻。針灸完畢,趙禎立馬就能站起來,健步如初。當他得知腰部這個穴位尚無名字時,龍顏大喜,欽賜“興龍穴”。
北宋滅亡時,大相國寺內的銅人被金兵掠走,後經朝鮮輾轉流入日本;太醫院裡的銅人流落民間,被南宋小朝廷找到,後來做為貢品獻給元軍,下落不明。從此,國寶天聖銅人在中華大地上不復存在。時光飛轉,到了掀起改革開放大潮的一九八七年,包括中醫、美術、考古、冶煉、鑄造在內的全國各界專家雲集古都開封,終於將失傳了近千年的天聖銅人再造出來。這具針灸銅人仍存放在大相國寺內公開展出,續寫近中華醫學的輝煌。
軒 轅 盤 鼓
遠古時期,黃河流域生活著有熊氏、烈山氏、九黎族三個大的聯盟氏族部落。九黎族的首領蚩尤貪婪、兇暴,經常欺凌其它弱小部落。為了獨霸中原,他以突然襲擊的方式打敗了烈山氏。烈山氏首領炎帝走投無路,只得向有熊氏求救。
有熊氏首領黃帝生於軒轅之丘(今河南省新鄭縣),是人類智慧的化身。在他領導下有很多發明創造,如養蠶抽絲、舟車、文字、音律、曆法、器皿等,使人類從矇昧狀態進入原始文明時代,受到百姓擁戴。他早已洞悉蚩尤吞併華夏的野心,便決定和炎帝結成聯盟,向九黎族宣戰。
雙方在涿鹿擺開陣勢,準備進行生死決戰。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狗首人身,鐵臂銅腿,各率一支勁旅披堅執銳,兇猛無比。而炎黃聯軍只有六個部落兵馬,實力十分懸殊,看來凶多吉少。
黃帝面對強敵,沉著鎮定。開戰之前,他命大將風后用園木掏空做架,用犀牛皮上下蒙面,按圖日夜督造八百件這樣特殊的物品。風后造好後,請黃帝驗收:“大王,它叫什麼名字呀?”
黃帝沉吟良久,道:“看樣子像扇磨盤,就叫盤鼓吧。”
大家都不明白這種奇形怪狀的盤鼓在作戰時能派什麼用場,紛紛詢問。黃帝用木棒輕輕敲擊盤鼓,當即發出“咚咚”的聲響,算是回答。
黃帝把二百面盤鼓留做中軍使用,六百面盤鼓分發到六個部落,並且召集所有首領面授機宜。
第二天清晨,九黎族發起了全線進攻,如同洪水猛獸,勢不可擋。炎黃聯軍嚴陣以待,巍然不動。忽然,黃帝揮動圖騰,八百面犀牛皮大鼓一齊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