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廳。隨手從兵器架上撿起一把唐刀,拿在手中舞了幾下。想不到這個李恪還真是刻苦,居然在這上面下過真功夫,兵器一旦握在手中,腦海中立刻便浮現出一整套的招式,舞起來還真是想那麼回事。很快的便失去了興趣,把唐刀放回兵器架,再次漫無目的的閒逛。
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處毫無印象的庭院。這個李恪還真是夠懶的!自己的家居然有沒有到過的地方!站在院門口,衝著院內喊了一句,院內很快的跑出一位身材略感豐滿的婦人,但看清來人時連忙上前行禮。當她問起李恪為何想起到這廚房來的時候,他這才反應過來:難怪一點印象都沒有,他一個堂堂的蜀王千歲,怎麼會來這種地方。隨便應了兩句,剛想走的時候,忽然間想起中午所吃的飯來。雖說做得很是精緻,但是太過於清淡,非常不符合自己的口味。雖說辣椒是後世才有歐洲傳入中國的,但是醬油卻是地道的中國原產,好像漢代以前便已經有了。誰知問過之後,對方一臉茫然,似乎從未聽說過醬油是何物。想來又是叫法不一樣,無奈之餘只好耐下性子,仔細的形容醬油是何物。這一回對方算是聽明白了,說道:“原來殿下說的是豉油啊。咱們這裡確實有,不過今天做飯之時,有宮中的人監督,他們說陛下不喜,不讓在菜中放豉油。”
李恪叮囑她,今後做飯當以濃重口味為主後,離開了這裡。正在不緊不慢地往回溜達,派出去找木匠的下人急匆匆的趕了過來彙報,木匠已經到了,正在廳外等候。老木匠見到李恪到了,趕緊上前磕頭行禮。李恪此時也已經適應了王爺的身份,所以對此也就不再在意。揮揮手示意他起來,然後直接來到几案前,準備找個筆給木匠畫一張草圖。一眼掃去,發現案上擺著的都是各種毛筆,根本就不適合畫草圖。不禁用手掌拍了拍額頭:這個該死的朝代,想幹點什麼都這麼不方便!舉目向四周望去,想找一個替代品。不經意間看到了一旁的大花瓶中插著一個雞毛撣子,不由得眼前一亮:“來人去給本王找兩根鵝毛去,要最粗的那種。哦,還要拿一把剪刀來。快一點,本王有急用。”下人應了一聲,飛快的跑了出去。
鵝毛拿來之前,什麼也幹不了。李恪索性和這個看起來十分老實忠厚的老木匠閒聊起天來。一開始老木匠還有些緊張,聊了幾句之後發現,王爺這個人十分的平易近人,說話也就不想一開始時那樣的結結巴巴,除了李恪問到的,還能順著話題說上幾句。
透過聊天立刻了解到,老木匠說起來還不是外人,是他們李家老家的族人。他的兒子李福還是自己府中的管事。原本是被兒子接到身邊來享福的,但是做了一輩子木匠的他,乍一閒下來有點不適應,所以李恪府上有點什麼事,就都找他幫忙。由於也沒有什麼太累的活,自己的兒子又是府上的管事,所以他也就不收工錢。這麼一來二去的,府中有個木匠活,自然而然的就先想到他。
聽他這麼一說,李恪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開個傢俱店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不說別的,單說這桌椅板凳對於唐朝人來說就是個新奇玩意兒。這要是長安城裡每家都打上一套桌椅……嘿嘿……那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收入啊!想到這裡便提議兩個人合夥開一家傢俱店,資金、場地以及圖紙由自己提供,老木匠負責出力,如果忙不過來還可以僱人,等到掙了錢兩個人二一添作五一起分紅。老木匠哪敢和王爺一起分錢啊,連忙再三宣告:幹活可以,每個月拿月錢也可以,分紅那是萬萬不可的。老木匠既然執意不肯,李恪也就順水推舟應了下來。
正要仔細研究一番具體的操作細節,那個去取鵝毛的下人抱著一隻大活鵝跑了回來,讓李恪是哭笑不得。從鵝的翅膀上揪下兩根羽毛後,吩咐他再把鵝送回去。用剪刀在鵝毛的根部斜著剪了一刀,一支鵝毛筆便做好。
當初在玻璃廠上班的時候,十幾年間可算是幹遍了所有的部門,設計圖紙雖說不是非常精通,但是畫個桌椅草圖這麼簡單的活計,還是非常輕鬆就可以勝任的。
看到李恪只是簡單的幾筆下去,一把太師椅便躍然紙上,老木匠雖說不知道他畫的這是什麼物件,但是勝在簡單明瞭,一眼便可以看清楚架構,不禁連連嘖嘖稱奇。原來那個世界的劉子輝,什麼時候被人如此稱讚誇獎過。不由得一陣身體發飄,一口氣又畫出了八仙桌以及躺椅的草圖。在告訴了老木匠具體的尺寸之後,讓他打一張桌子,十把太師椅以及一張躺椅。最後又再三叮囑他,木料一定要用最好的,而且在不改變樣式的前提下,儘量做得精緻華貴一些,不要怕花錢,不管花多少錢都可以到賬房去支取。最後又再三叮囑,這個物件目前誰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