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時候就按照出資多少分紅。”說到這裡,回話的人臉色變得有些古怪,磨磨蹭蹭的半天才小聲說道:“據下關分析,蜀王殿下……蜀王殿下和各位小公爺怕是出去做生意了。”
“廢話,事已至此,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李世民噌的一下站了起來。“這個畜生,放著堂堂的王爺不做,卻要去做什麼商人!既然你要如此,那朕便成全你!來人,擬旨!撤去蜀王恪的封號……”
“陛下息怒,請陛下收回成命,蜀王殿下尚年幼,有如此舉動,恐也是一時興起,算不得大錯,罪不至撤銷封號!請陛下三思!”大殿之上呼啦一下跪倒一大片,這一回可遠遠不止當初的那二十幾位,就連和這事沒有任何關聯的大臣也紛紛請皇上收回成命。
李世民也是形勢所迫,不得不做出個表態,既然如此眾多的人求情,他也樂得就此下臺。“眾位臣公,如果沒有別的事稟奏,今日朝會便到此。還有傳令下去,各地注意這一行人等的具體動態,一有訊息,立即奏報上來。退朝!”
三日後,華州下轄華陰縣上報,有一行百餘人於前一日入住當地平安客棧,據稱其中有蜀王以及陳國公。晚間與當地地痞發生衝突。據查起因是地痞當街調戲一女子,被其中兩人撞上,在調解過程中雙方發生衝突。地痞一行六人,其中兩人肋骨骨折、兩人腿骨骨折、一人頭部多處受傷,牙齒脫落五顆、還有一人全身多處受傷骨折,不過六人均未有生命危險。動手二人疑為陳國公殷洪悅及房遺愛,二人未有損傷。後經華陰縣令與蜀王協商,出銀六十兩給其醫傷。另據大唐律令六人待得傷愈後應依律入獄。
又二日,潼關來報前一夜,一行百餘人於閉關後要求進關。經驗證為蜀王一行,予以通行。
又五日,東都洛陽傳來訊息,蜀王等人進入洛陽,停留一日後再次啟程。這也是這一行人最後一次被確認,其後便再無訊息。
最初的到他們訊息的時候,身在長安的這幫大佬們喜出望外。在得知他們一出長安便開始惹事後,又有些不放心,急忙由各府抽出人手,組成一支護衛隊,迅速趕往洛陽。準備跟在他們周圍暗中保護。誰知自打那次鬧事之後,這些人突然收斂起來,再也不曾鬧事。而且一出潼關便開始加速,從潼關到洛陽居然只用了五天的時間,而且只停留了一晚,甚至都沒有在洛陽遊玩,便動身離開。這大大出乎所有人預料,也使得派出去的護衛隊,沒有來得及跟上便失去了他們的蹤跡,最後只好留在洛陽,等候下一步的安排。
不再從外惹事,這些個大佬們也就不再擔心他們的安全。但是很快的,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那些個曾經常年在外征戰的大佬們,如今沒有了戰爭,就未免覺得有些無所事事。於是乎也不知道是誰提出的建議,來猜測一下這幫人的下一個目的地,以及此次外出的最終目的。提出的這一建議,很快便全票透過,為此某位“不務正業”的皇帝還專門給騰出一間“作戰室”,從山東一直到江浙、福建一帶的地圖也掛滿了作戰室的牆壁。
其實也不能完全怪這些大佬們閒極無聊,畢竟唐初之時,即使是帶兵打了勝仗凱旋,皇帝給的賞賜最多也不過“金千兩”,這裡指的金可不是黃金而是賞金,一般來講也就是白銀千兩。這些個小混蛋們居然一次帶著萬兩白銀外出做生意,實在是讓這些個大佬們好奇:這幫小混蛋,固然是長安城內人閒狗不待見的主,但是他們並不傻。能說動著許多人一起幹,本身就足以說明其中利潤之豐厚,而且還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醞釀才行。然而,這個蜀王殿下不過是剛剛回到長安幾天,便攛掇這些人和他一同出門了。如果再除去他被雷劈(至少在傳聞中是這麼說的)養病的那幾天,貌似這個蜀王殿下只有一天的時間,去和這些個小混蛋們商議。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說動這些人,還真是有些口才啊。
最初參加進來的大佬們,都是些久經沙場的武將,經過兩天的“激烈辯論”,實在猜不出他們到底要去哪裡、做什麼生意,於是乎開始擴充隊伍。尤其是這些人在離開洛陽並神秘消失後,“參戰人數”到達了頂峰—朝會結束之後,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會到此,進行“敵情分析”,以預測“敵方”下一步可能採取的行動。
和京城內忙得不亦樂乎不同,李恪此刻正在發脾氣,而且是大大的在發脾氣。起因是房遺愛,他在趕路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一隻野兔,下意識的便騎馬去追,別的人看到後也紛紛騎馬趕了過去。野兔看到有人追它,迅速的鑽進了路邊的莊稼地中……最終的結果是,野兔沒追到,卻毀了一整片的莊稼地。雖說最後只是花了二兩銀子,但是李恪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