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著部隊,迅速的消失在茫茫林海雪原之中。
象王虎這樣執行潛伏、突襲任務的小隊一共有十組,其中的七組是針對高句麗方面的,另外的三組則是針對契丹方面。畢竟雙方的實力對比有著巨大的差距,如果不做出這樣的分派,只怕是契丹連十天都堅持不下來,就會被高句麗徹底摧毀。行動之前,薛仁貴便下達了指令,不求全部消滅敵軍士卒,只要令被襲的隊伍全部是去抵抗力,匾視同全殲敵人。這麼做的好處是既節省了作戰時間,同時還加重了敵人軍營的負擔。敵人的總體人數雖然沒有減少,但是可以作戰的人數卻大為減員,同時還要分出很多人去照顧這些傷員。薛仁貴的這一命令 ,真可謂是陰險之極。當然,這個計策是出自李恪之腦,卻由薛仁貴之口下達命令。所有的黑鍋都將由他來承擔(薛仁貴說:我比竇娥還冤!哦,薛仁貴貌似不認識竇娥。)。
短短的十日間,但是高句麗方面,便有一千多名士卒喪命於幽靈部隊的偷襲之下,更有三千以上計程車兵由於受傷,需要在軍營中至少休息半月以上。相對來講,契丹則損失小得多,那也有近千人傷亡。
毫無疑問的,唐軍的行動徹底的點燃了兩國的怒火,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雙方連續交戰十餘次,雙方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契丹的人口太過於稀少,在付出近三千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經受不住這種損失,決定派出信使,前往大唐駐營州的大都督府,向遼王李恪求援。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五章 那一眼的溫柔
第五章 那一眼的溫柔
契丹與高句麗之間的戰事,在一連串的戰鬥之後,再次沉寂了下來。連續的十幾場惡戰令雙方都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雙方都趁著這段停戰時間,不停地往前方輸送補充兵力。
在得知契丹已經派出求援的使者,李恪便拉著程懷亮陪著自己去城外打獵。這一去便是半個月的時間。
早在李恪離開的第三天,以契丹可汗的三弟沐古特為首的使者團就來到了營州。作為大都督府司馬的李靖,出面接待了契丹的使者團。在沐古特說明了來意之後,李靖首先對他們現在所處的處境表示同情,然後又抨擊了一番高句麗的野蠻行徑,繼而又告訴對方,負責統軍的忠武將軍薛仁貴此刻正在外巡視各地新兵的訓練情況。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最最主要的是,營州大都督、遼王殿下此刻並不在營州城內,沒有殿下的大印,即便是薛將軍在營州城內,也無法調動一兵一卒前往支援。
堂堂的親王殿下居然不在自己的王府待著,而且還是在自己一行人來到之前才出去的,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這是在躲著自己。之所以會躲著己方,毫無疑問是因為己方所帶的禮品不能夠令對方滿意。兩千匹上等戰馬、五千頭牛、一萬隻羊,如此貴重的禮物,即使是往年去長安城朝拜天子,也是從來沒有過的。如今這個遼王殿下,卻連見自己一面都不肯。在暗罵遼王吃人不吐骨頭的同時,也只能無奈的等待遼王的歸來。
一連過了七八日,每天去大都督府探詢訊息時,得到的答案是千篇一律的遼王殿下尚未回來,請耐心等待。沐古特聽到這個答覆,就有種想罵孃的衝動。耐心等待,前方的戰事一觸即發,我倒想耐心等,可是高句麗給我這個時間嗎?這個該死的遼王,你打獵就打獵唄,哪有你這樣一去便是十餘日的,難道你想把所有的獵物都趕盡殺絕不成!殺絕了也好,看你明年還怎麼打獵!當然,這些念頭也只能在他的腦海中yy一番,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隨著時間一天天的消失,沐古特開始考慮該怎樣增加籌碼,才能令這個該死的遼王趕緊回來。思來想去,也只有那個鐵礦還能拿得出手。雖說心裡極其的不情願,但是看現在的態勢,如果不能說動大唐迅速派出援軍,不要說鐵礦能不能再回到自己手中,只怕是亡國滅族的災難很快也將降臨。與其至今還抱著奪回鐵礦,並守住這個秘密的想法,還不如用這個秘密換來整個族群安全。只要族群得到儲存,遲早有一日會強大起來的,到那時也就不用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打定這個主意,心裡也就再沒有那麼沉重。再次去大都督府求見李靖,見到李靖後便開門見山的告訴對方,自己的部族發現了一座鐵礦,原意用這個鐵礦去換取大唐出兵。李靖頭也不抬的問他,是不是梨樹溝的那座鐵礦,貌似這個鐵礦,目前正掌握在高句麗的手中。沐古特的汗立刻便流了下來,原來對方早就知道了,枉費自己還竭力隱瞞這件事。強自裝出一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