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時可以用萬事俱備來形容,徵印軍主力由緬甸西北部殺入,一路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部雨林推進,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殺到了雅魯藏布江。
徵印軍高度機械化,在越過了雨林地帶之後,機動性強的優勢更加凸顯,如閃電般殺入印度半島的中部平原,很多城邦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猛烈的炮火轟破城池,然後不是被大批大批地殺死,就是被俘虜當奴隸。
當然,也有一些城邦不甘於當奴隸,拼死抵抗,不過不管他們出動了步兵騎兵還是象兵,都擋不住徵印軍的鋼鐵洪流,這一種無謂的反抗只能讓人死得更多,血流得更多。
華歷十二年四月,徵印軍就佔領了印度中部平原大部分割槽域,並建立了軍政府,開始殖民統治。印度人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南部山區根本就沒有什麼人,所以中部平原被佔,就意味著印度基本上靖清。
在軍事佔領之外,新設立的印度特區軍政府還致力於清理印度的各種宗教團體,不管是印度教還是穆斯林,都在重點打擊的行列,很多寺廟和教堂被摧毀,教徒被殺,並開始引進道教,對奴隸進行洗腦,以利於殖民統治。
北平軍不只是在印度戰場上所向披靡,年初,鎮北軍在黑海一帶與貼木兒汗國的殘餘部隊大戰一場,以全勝告終,順利佔領了裡海與黑海之間的大片區域,這一帶也有油田,是發展石油工業的基地。
黑海上建有軍港和船廠,此地的石油正好可以供應黑海艦隊。有大量燃油供應,黑海艦隊不但可以自由地殺入地中海和多瑙河,還可以繞過地中海進入大西洋,加強對歐羅巴和大西洲的控制。
戰局進展順利,卻還是帶來了一個問題。大華民國的疆域不斷地向西和向南擴充套件,離首都北平城越來越遠,這就使得中央政府對西部地區的控制力下降,有點鞭長莫及的兆頭,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遷都一議就被提上的議程。
作為大總統,周天壽主張遷都,而作本人曾經長期在西北地區坐鎮,看好西安,想遷都到西安去。而西安地理位置適中,又是通往西域的交通樞紐城市,離經濟發達的江南也不算太遠,很適宜建都。
另外,黃土高原上經過十多年的植樹造林運動,自然生態已經好轉,水土保持良好,渭南平原連年豐收,不缺水又不缺糧,還有鐵路公路網路連線全國各地,實在是好得沒得說。
然而,遷都一議卻還是遭到了很多議員的反對,特別是參議院,在表決的時候就被絕對多數反對票否決掉了。不過這也不能怪那些參議員,畢竟北平作為首都已經十幾年了,軍政商學各屆名流都聚集在此,大家的家在這裡,人脈也在這時,你突然讓人家搬家到西安去,人家當然反對。
遷都一議都通不過參議院這一關,自然就不能提到眾議院去審議。周天壽作為大總統,對此也很無奈。雖然大總統是一國元首,不過並不等於說他就能乾坤獨斷,遷都這種大事並不是他一個人說得算的。
不過,周天壽還是覺得遷都一舉利國利民,對國家長治久安有利,所以志在必行。而他也知道自己在參議院的影響力有限,如果想要這一議案被透過,就要爭取到另一個人的支援,這個人就是萬磊。
萬磊雖然不是大總統了,不過他對大華民國有開國之功,他說的話還是很有影響力的,甚至可以用一呼百應來形容。所以,周天壽派出了一名親信作為專員,跟著萬遠一起乘船橫渡大西洋,來大東洲尋求萬磊的支援。
第498章 捨得??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用來形容大東洲的中部大草原並不為過。移民軍初到此地皆倍感新奇,每天都有人結伴策馬外出獵奇,就連萬磊也不例外,一有閒暇就出去行獵,改善伙食的同時也是為了節省糧食,畢竟大東城離終遠城太遠了,糧食運送困難。
而河邊草地上佈滿了成群的野牛,它們對這些拿槍來行獵的移民者還不熟悉,所以並不怎麼害怕,不過很快它們就被噼裡啪啦地槍聲嚇得四散奔命,而一些跑得慢的不幸中槍倒地,最終將成為移民者們的盤中餐。
“一年不見,萬先生越發神勇了,槍法也越發好了。”萬磊身旁,有一名年經的男子,他穿著北平軍正規的軍裝,看起來很精神,正是周天壽派來的專使劉志忠。他以前是精忠衛,曾擔任萬磊的貼身侍衛,也算是熟人,也瞭解萬磊的脾性。
“什麼越發神勇,是越發老態了。你小子混官場沒幾年,就學會溜鬚拍馬了,剛才你肯定是故意放水。”萬磊白了這個以前的下屬一眼,隨即就對隨從道:“把獵物都拉回去,留一條後腿給我,其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