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亂華五胡淵流探(一)(第1/2 頁)
劉裕微微一笑:“原來是這樣,看起來胡人也並非鐵板一塊啊。以前我只聽說過五胡,分別是匈奴,羯,羌,氐,鮮卑這五種胡人,可是這丁零人,倒是第一次聽說。看起來他們在胡人內部,也是給欺壓的底層人啊。跟我們漢人這裡的高門士庶之分是一樣的。”
檀憑之一下子來了勁,笑道:“劉大哥啊,你世居南方,對北方胡人的情況可能並不清楚,這位劉先生看起來讀書多,他應該都懂的。要不,讓他來說說吧,要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再來補充就是。”
劉穆之微微一笑:“也罷,反正寄奴是要從軍了,這些事情也應該知道,所謂五胡,就是寄奴剛才說的那五類胡人。但是世上的胡人千千萬萬,又豈止這五類呢?”
“自古以來,中原就是華夏族世居之地,而四方的蠻夷,粗野無禮,強橫好戰,與禽獸無異。我族自軒轅皇帝以來,歷經三皇五帝,夏商周三朝,周朝分封八百諸候,四處擴張,打的就是尊王攘夷這面大旗,賴有先人的奮鬥,才有了我中原華夏的這一大片疆域。自秦漢以來,修建長城,這長城,就是我們華夏一族,與塞外蠻夷的分界線了。”
“自漢以降,四周的蠻夷漸漸地也形成了幾大部落。首先就是西方的羌人,這些人世居河湟隴右之地,半耕半牧,發展程度很低,有些部落與漢人雜居,在隴右一帶,是為熟羌,漸漸地又成了一個部落,就是氐族。”
“羌人和氐人,同種同源,只是因為漢化程度的不同,分成了兩個種族,自從王莽篡漢以來,關中大亂,很多羌人和氐人開始東進,進入河西隴右一帶定居,到東漢中期之後,多次發動叛亂,尾大不掉。三國之後,曹操還遷移了大量的漢中,河湟一帶的羌人和氐人部落進入關中,從此漢羌雜居,已有一百多年。這就是羌,氐兩個部落的由來。”
“至於北方,茫茫的草原之上,則是不停地出現強悍的遊牧部落,要說羌人和氐人因為半耕半牧,和漢人的習俗還有頗多相近之處外,這些遊牧的部落,則是完全與漢人風格迥異了。”
“首先是匈奴人。他們自稱是夏朝末代皇帝桀的少子,在夏朝滅亡之後,逃到了草原之上,定居了下來,從此成為遊牧部落,到了秦漢之交時,已經成了草原上一個強大的部落,漢高祖劉邦時期,匈奴出現了雄主冒頓單于,東敗東胡,西逐大月氏,第一次在整個草原上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強大的汗國,甚至連漢高祖劉邦,都敗在了他的手下!”
劉裕聽得心中一陣激動,慨然道:“只恨我沒早生五百年,幫著漢高祖解那白登之圍,雪我漢家之恥!”
劉穆之笑道:“寄奴啊,會有機會的。其實也不用你雪恥,到了漢武大帝時,漢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有了文景之治後國力強大,漢武帝奮全國之力一擊,終於大敗匈奴,從此把匈奴勢力逐出漠南草原,退到千里之外的漠北苦寒之地。自那以後,匈奴元氣大傷,部下的眾多僕從部落分崩離析,各自叛離。”
“可是匈奴仍然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後面仍然經歷了上百年的戰爭,反覆與漢朝爭奪漠南和西域,但終因人口的不足,尤其是失去了水草豐美的漠南草原後,持續力不行了,到了東漢時,匈奴又發生內亂,五單于混戰,最後分裂成南北兩部。”
“北匈奴的致支單于最後逃到了西域,被當地的漢將陳湯所殺,還留下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名言,這是我漢家兒郎最風光的時候,是何等的揚眉吐氣。幾百年前的白登之恥,終於一掃而光了!”
劉裕和檀憑之,魏詠之三人聽得心神激盪,不約而同地喝了一聲採。
劉穆之說得興高采烈,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至於那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著漢室投降,還迎娶了漢家的宗室公主,儘管那只是個冒牌的宮女而已,但從此漢匈之間再次和親,南匈奴也一直留在漠南草原之上,附塞成為漢朝的附庸,漢朝還設立了護匈奴中郎將來監視和管理這些匈奴人,這一下就是百餘年。”
“到了東漢末年,皇權不振,天下大亂,南匈奴的這些部落在草原上也失去了依靠,曹操為了補充兵源,一統天下,把南匈奴的十幾萬帳部落全部遷入了關內,分為五部進行管理。可是他沒有想到,這一舉動,卻為百年之後的五胡之亂,埋下了伏筆。”
劉裕聽得心潮起伏,嘆道:“百年之後,司馬氏的晉朝篡奪了曹魏的江山,而匈奴貴族劉淵,則是當時著名計程車人,精通漢學,他趁著晉朝八王之亂,國家無力再管控這些胡人之時,逃回自己的部落起兵,讓這些匈奴人直接在中原生亂,並最後打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