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統制派了一個百人隊的侍衛前去相助,這個時候估計已經開始了。”
“好,下午叫上袁棘,宋瑞,君實,我們去私訪下這招兵之事。”
皇宮西面的御前侍衛營門前,熙熙攘攘地擠滿了人。
臨安城的百姓都知道,這御前侍衛待遇既高,又不用上前線打仗,都想將自己的兒子送入其中,是以沒多久,御前侍衛擴招的訊息便傳遍了京城。
文璋身著侍衛統領服,端坐於正中,後面一排整齊地站著十名侍衛。威武的制服,帥氣的少年,果然是好一員小將。
“九星拱衛?這文璋如果是九星之一,哪還有八星又是誰呢?”我想起道法信中所言。
文璋左面是報名處,報名者只需滿足年齡在十六歲至十八歲,填好表格,對應戶籍證明就可參加測試。右面的一大塊空地本是御前侍衛的訓練場所,這幾日都改為了測試地。
如此規模的擴招在御前侍衛史上還是第一次。
測試的第一關名為眼力之測,文璋按我的方法將“山”字上下左右顛倒,掛在五米外,測試者一個個單眼看去,能夠看清山字的方向者就算過關。
後面幾關就是能力的測試了,有力量測試,速度測試,耐力測試等常規的測試專案。
整個場所人多而不亂,顯得井然有序。
“宋瑞,你這三弟倒是個人才。”
“公子過獎,那是公子慧眼識人,也是道法大師教導有方。”
正聊著,忽然那報名點喧鬧起來。
“你們自己看看,這招兵欄上有寫著只招臨安人嗎?”一個甕聲甕氣的少年說道。這少年衣衫簡陋,身材高大,只是面色泛黃,似是很久沒吃過飯了。
“我們並非只招臨安人,但必須有戶籍證明方可,這位兄弟,你需要出示證明才行啊。”
“我是北方人,家鄉打仗,好不容易才逃到臨安,那裡還有什麼證明。”
“這位兄弟,我們也是按規定行事。”
“臨安是不是大宋的天下?”
“當然是啊。”
少年生氣道:“那不就行了,我也是大宋之人,為啥就不能報名?我要見你們的官長。”
文璋走過去看著這位少年道:“這位兄弟,家有家規,國有國法,我們是招御前侍衛,自然要稽核這些證明,你從北方來到臨安,可以先去官府辦理證明再來報考。”
“你就是這裡的大官?看起來也不比我大啊,你也別騙我,我去官府辦理戶籍證明,這一來一往還不是要好多天,報名也早就結束了吧,我都快餓死了,哪裡還等得及。”
文璋心道,你該不會是來騙吃騙喝的吧。
“不行,你得先去辦理證明方可。”
少年惱怒道:“今天我非得報名不可。”
這少年情急之下,手上用力,一掌拍下,頓時將報名桌擊碎。
文璋也是少年氣盛,見這少年如此霸道,剛要發怒,卻聽到我乾咳幾聲道:“這位小兄弟休得發怒,凡事都要講道理,對吧,你且說說你為何要報名,又有何本事?”
第27章 三招不倒
第27章三招不倒少年看了看我,見我還算和善,雙手抱拳行了個禮說道:“這位公子,我是北方人氏,五年前家鄉發生戰亂,我朝軍隊潰敗,那蒙古兵四處殺人放火,我爹帶著村裡人拼死反抗,護得我和我娘以及少數鄉親們逃到了後山之中,只是我爹等人卻被蒙古兵活活打死了。半年前,我娘也病死了,臨終前對我講,一定要讓我往南迴到漢人居住的地方,說南方是我們漢人唯一的家,叮囑我千萬不可做亡國奴,並且讓我以後有機會的話告訴皇上,說北方的漢人想念皇上,一直盼望著皇上能夠去解救他們啊。埋葬娘後,我和村裡的幾個失去雙親的少年偷偷下山,向南方逃來,沒想到一路上又遇到了好幾次蒙古兵,他們,他們幾個全都被害死了,只有我獨自逃了出來。”
少年說到這裡,眼裡已是一團怒火,繼續道:“我一路南行,夜行晝宿,中途繞過了好多蒙古兵,終於在一個多月前進入了我朝之地,我心想皇上就住在京城,於是在三天前來到了臨安,我身上沒錢,除了乞討到一個饅頭外,已經餓了整整三天了,恰好聽說這裡要招御前侍衛之青年衛,而我今年正好十七歲,我想我要是能夠加入御前侍衛之列,就有機會能夠見到皇上,就可以將我孃的話轉告給皇上,讓皇上帶兵去北方趕走蒙古人,就能拯救我們北方的漢人了。”
我聽到這裡,心裡一酸,差點流出淚來,心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