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2/4 頁)
某第一次聽說這件事時,大吃一驚,沒想到我朝竟有如此胸懷之人,潛某人自幼家貧,深知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不易,今潛某代表臨安百姓,也代表天下所有貧窮百姓,謝謝紅十字會給予了這樣一個機會,能讓所有的孩子看到了讀書的希望,同時,潛某作為臨安府的父母官,在此也向大家表示,臨安府會盡力協助紅十字會的義舉善舉,更會清廉官府,依法辦事,加大對於和百姓息息相關之事務的投入,讓所有臨安人都以生活在臨安為榮。”
見潛說友講完,方靈上前又道:“各位,下面是剪彩儀式的**,剪綵,揭幕,放炮。有請我朝臨安大學校長,端明殿大學士,德高望重的何基何大人。”
何基白髮鬚髯,卻也精神抖擻:“各位,老夫十分榮幸來為華夏紅十字會剪彩儀式剪綵,這也許是老夫一生中參加的最有意義的一次揭幕儀式了。正如潛大人所言,我朝竟有如此慈悲之人,老夫也是深有同感,併發自內心地感謝紅十字會,帶了一個好頭啊!老夫更希望我朝有善心之人都能參與其中,為我大宋朝輝煌的明天,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方靈遞給何基一把纏有紅布的嶄新剪刀道:“剪綵。”
一旁的捧花者手託兩簇花團,兩名拉彩者即時展開、拉直紅色緞帶,何基集中精力,右手手持剪刀,表情莊重地將紅色緞帶一刀剪斷。
“放炮。”方靈話音剛落,鞭炮聲適時響起,何基愉快地完成了剪綵過程。就在眾人以為剪彩儀式結束時,卻聽方靈大聲道:“揭幕。”隨即,方靈輕鬆優雅地躍上大門前的橫匾,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時,方靈已經將蓋在其上的紅布取下,露出了橫匾上六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華夏紅十字會。
“好,好啊。”不知道誰先叫道,也不知道是在為方靈的身手叫好,還是在為橫匾叫好,總之,一陣更加響亮的掌聲頃刻響起,連圍觀之人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一時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方靈落地後笑嘻嘻道:“各位朋友,剪彩儀式到此結束,本會知道,今天有不少報紙的朋友到此捧場,下面的時間就留給這些朋友,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在此提出,這個環節叫做答記者問。”
我暗自笑道,“也不知道現在的報行中有沒有人知道記者兩字的含義。”
不等報行之人提問,卻聽鄭虎臣起身搶先道:“蒲會長,鄭某願意捐贈十萬貫銅錢,不知可否?”
第247章 生日獻歌
第247章生日獻歌“十萬貫?”不少人直接就驚呼起來。
宋朝時期的十萬貫銅錢相當於現在的一兩個億,這在當時是個什麼概念啊?要知道南宋朝的gdp總和可是遠遠不如後世的。天文數字,絕對是個天文數字,我暗自想到,難怪在場之人都感到十分詫異。
蒲壽庚自然認識這位籍貫福建,現為蘇州鉅富的大商人鄭虎臣,激動道:“鄭先生,當然可以,蒲某代表華夏紅十字會歡迎先生之善舉,也代天下有需要之人謝謝先生了,鄭先生,請,到裡面辦下手續。”
鄭虎臣的財富雖然遠不及泉州浦家,但也算得上是南宋大商賈,只不過一下捐出十萬貫也的確出人意料,從中自然可以看出其善心了。若單論錢財,蒲壽庚不會認為十萬貫有多麼了不起,但能得到這位大富豪的捐助,對於紅十字會今後的發展自是大有好處,蒲壽庚心中也是頗有感慨,如果換了自己,會捐這麼多嗎?
林志雄緊接著道:“既然鄭兄帶頭,林某也得跟上,蒲會長,我林志雄財力遠不及鄭先生,捐贈一萬貫銅錢。”
蒲壽庚一愣,知道林志雄在福建和自己有過一段過節,此時見其也是踴躍捐贈,連忙雙手作揖道:“蒲某多謝林先生,林先生,裡面請。各位,有捐贈愛心者,無論多少,均請到裡面辦理手續,裡面有臨安府衙之人作為公證。”
剪彩儀式全部結束後,方靈道:“哥,今晚靈兒請你吃飯。”
“咦,難得啊,今日有何喜事?要請哥吃飯。”
方靈嗔道:“不告訴你,你去不去嘛?”
“當然去,靈兒請客,焉敢不從?”
“這才對的,哥,走吧。”
“恩,靈兒想去哪吃?”
“去天街中段,那裡可熱鬧了,小吃也多。”
十五之夜,明月如霜。
天街中段,夜燈初照。果然如方靈所言,但見四處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端的是一派繁榮之境,好似後世大城市裡那些著名的步行街。在這段百米之路上,集聚了數百間大大小小的小吃店,當然,其中有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