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部分(第2/4 頁)
剛打算批示奏摺,就聽小七來報。
“是嗎?宣。”
袁棘夜裡來此,自然不會無的放矢。
“陛下,這是有關江雲迪案的調查報告。”袁棘行完禮,交給我一份報告。
我看完後大致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江雲迪為官多年,一直沒有能力在臨安購房,其夫人乃是臨安城一大戶人家的女兒,對此頗為不滿,常藉故諷之。臨安大學新校址工程乃是江雲迪在戶部多年來首次獨立經辦的工程專案,又剛好是在我嚴令反腐倡廉之後,江雲迪擔心今後再無機會,狠下心來,便接受了承建商所饋贈的住宅一套並器物傢什。
袁棘見我看完,說道:“陛下,此事雖然十分清楚,但唯一蹊蹺的是,承建商的大掌櫃,也就是那行賄之人在前些日子卻因飲酒過度而身故。”
我有些驚訝:“飲酒過度?”
“正是。”
“市面上的白酒濃度並不是很高,怎麼會呢?”
“陛下,那大掌櫃唯一的嗜好便是喝酒,數日前,恰逢其六十八歲壽誕,興奮之餘狂飲數杯,當天夜裡便撒手西去。據龍牙得到的訊息,為大掌櫃治病的大夫講,大掌櫃的身子早就被酒掏空了,能活到六十八歲也算是奇蹟了。”
“如此看來,算是正常死亡了?”
“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的確是的。”
看起來一切都合符情理,沒有漏洞的表象後面往往都隱藏著事實的真相,這是我在後世時看探案小說的心得。如果另有隱情,那目的又是什麼呢?江雲迪只是個戶部郎中,平日也是行事低調,幾乎沒有交惡與他人,莫非是我神經質了?
我想了想,還是道:“先生,此事繼續暗中調查吧,朕總覺得過於巧合。”
“是,陛下,臣明白。”袁棘道,“陛下,當日那御史陳宜中有沒有說過,他的訊息來源?”
我搖搖頭,卻又心念一動道:“說是匿名舉報。先生之意,難道?”
“陛下,臣只是猜想,會不會和陳大人有關?”
“陳宜中也算朝中要員,犯不著和一個小小的郎中江雲迪過不去吧?江。。。。。。”
“不錯,陛下。十月初時,江尚書曾經上折道,太師數日一朝,實違君臣之禮。雖然當日陛下並未明示,但想來那賈似道會懷恨在心,加上江尚書與賈似道每每相忤,以賈似道之心,勢必積怒而謀逐之。而陳宜中乃是得力於賈似道之力薦才入朝晉升的,這其中的關聯或許成立也說不定。”
“恩,只是朕相信江萬里並未參與其中,那賈似道又能奈何?”
“陛下,臣也相信江尚書的為人,我朝雖無連帶之責,但那江尚書專治程朱理學,自是不容自身不潔,且不容周邊之人有齷齪,江雲迪乃是其親侄,如果臣是江大人,就只能請辭以明清白了。”
“恩,先生之言有理。”
大理寺的審訊報告於次日朝會時上報,上面有賈似道、刑部及御史臺的聯名簽字。和龍牙情報部調查的結果一樣,受賄物品,行賄人等基本無二,江雲迪本人也承認了所受賄賂之事。
“陛下,此案該如何處置?”大理寺卿秦密道。
“秦愛卿,依照我朝律法該如何處理?”
“回陛下,我朝律法對於貪汙受賄案之金額達到一千五百兩以上的,可以處以死刑。”
“江雲迪所受賄賂共計多少?”
“陛下,因為江雲迪所受之賄賂主要是房屋,根據現在臨安城的房價折算,加上其中的部分傢俱,總價在一千三百兩道一千四百兩之間。”
當聽到江雲迪受賄的總額價值在一千三百多兩時,我見江萬里的緊張神色略微緩解。
“除了本次,江雲迪還有其它違法行為嗎?”
“陛下,經查實,沒有。”
“恩。秦愛卿,一千三百兩的受賄案,依照我朝律法和慣例,你們大理寺會如何判處?”
“陛下,這。。。。。。”
我見秦密吞吐其詞,大聲道:“秦密,講。”
秦密忙道:“回陛下,依照律法,可以判處坐監十五年或以上,如果依照慣例,這,這一千多兩的受賄案也,也基本上不會,不會判刑的。”說到後來,秦密的聲音越來越小。
我一下就明白了秦密閃爍其詞的原因,是我的提問方式讓他感到為難,因為依法處置和按慣例處置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一千多兩白銀在後世合計約五十萬人民幣,對於朝中的大臣來說,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