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2/4 頁)
“長老?我這個長老還成真的了。”方靈走後,我自言自語道。
我喝了口茶,站在屋裡來回走了幾步,從懷裡取出面具,慢慢地戴上,然後走到鏡子前面,照了照,心道,“這下就不是長老了吧。”
“小七,什麼時辰了?”
“公子,申時未到。”小七的應聲自門外傳來。
“那還早,小七,叫上先生,去臨安大學,看看他們的新實驗室。”
臨安大學是在原貢院基礎上更新的,雖然地方有限,但大學的實驗室比起“求全山莊”全覺所建的私人實驗室則是大了好幾倍。
大學離獅峰商行很近,都在皇宮附近。我到達的時候,全覺正在指導學生做實驗,這是一堂開放式的實驗課,學生們一邊做著實驗一邊議論紛紛,也沒有人留意到我的到來。
全覺眼尖,走到門口道:“公子,您怎麼來了?”
“我來看看你們的實驗室。”
“公子,這裡還是太小。在學校新址的規劃中,實驗室可就大了,有為教學設定的實驗室,有為科研設立的實驗室,另外在學校旁邊規劃的皇家科學院,也會建造屬於自己的實驗室。”全覺憧憬道。
“恩,實驗室一定要打造成為全天下最先進的,全覺,這裡不用去節約。”
“是,公子。”
“沈先生呢?”
“回公子,先生正在面試呢。最近有不少人才前來大學應聘,有想當先生的,有想來做科研的,還有一些地方官府也推薦了人來,先生最近都在忙這些呢。”
我聽罷眉頭微皺道:“全覺,面試怎麼還要沈先生親自去?”
“哦,公子,應該稱作複試。複試完後就由先生和校長大人共同拍板了。”
“這樣還行,我過去看看。”
“恩,公子,今天正好有位年輕人複試,他是一位能工巧匠,只是不知道有沒有價值,公子正好去給看看。”全覺說完對著一位正在做實驗的學生道:“思肖。”
“學生在。”
“鄭思肖,你帶這位公子去招聘室找下兩位校長。”
“是,先生。”
被稱作鄭思肖的學生年紀和我相仿,二十多歲,就讀於物理系,看上去有些清廋,神情卻是頗為高傲。
沒過多久,鄭思肖便帶著我們到了招聘室門口:“公子,這裡就是了,億翁(鄭思肖字)還要回去上課,就不陪公子入內了。”
“恩,你自行去吧。”
我敲門入內,見何基不在,便坐到了沈逸秋旁邊,同時伸手示意其繼續。
沈逸秋起身衝我點點頭,又接著面試起來。
“楊筱之,展示下你的作品。”
“是。”楊筱之將其身旁的一具玩偶樹立起來道,“先生,在下的這具鐵木混合製成的人偶可以模仿人類的動作。”
“機器人?”我心裡想到。
人偶在楊筱之的操縱下,跳起舞來。這人偶動作靈活,雖然在關節處略顯呆滯,但總體上說卻也流暢。
沈逸秋看了會又道:“還可以做其它動作嗎?”
“可以。”楊筱之在人偶上除錯了幾下,這次人偶又做起了端水倒茶的動作。
“恩,不錯。”我讚道,“楊筱之,你是怎麼想到做這人偶的?”
楊筱之不知道我是誰,以為我也是大學老師,道:“這位先生,在下這也算家傳技藝。”
“家傳?仔細道來。”
“我楊家世居臨安,在唐朝時,一位名叫楊務廉的先祖喜好人偶技巧,並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還可自動收起錢,同時,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自此後,這門技藝便傳了下來。到了我父親這一代,家中人丁不旺,父親希望我能讀四書,學五經,以博取功名。而我自幼卻喜好此道,被父母斥為不務正業,父親逝世後,我也沒有其它本事,只有這點祖傳技藝,所以前來大學應聘,一來能夠有口飽飯,二來可以專心研究。”
關於機器人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雖說中國古代的能工巧匠發明的機器人不過是些機械人罷了。但其器械設計之精巧,機械技術之高超,即便是現代人看來,也算是匪夷所思,歎為觀止。只是我國的這些發明創造大都沒能發揚光大,以至於慢慢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這是一種悲哀,就像火藥,我們的祖先發明出來,卻被西方人制造出洋槍洋炮,反過來將槍口對準中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