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晚上7點,在法軍的營地,在普軍頑強抵抗了5個小時之後,對戴爾隆的再度出現不報任何希望的拿破崙最後決定向利尼發起遲誤的攻擊。兩軍在利尼村狹窄的街道上展開了肉搏戰,布呂歇爾帶領32箇中隊進行反撲。激戰中快馬飛奔的布呂歇爾的坐騎被擊中,年過7旬的老將重重地摔在了泥濘的地上,失去了知覺,法國鐵甲騎兵團在他身邊踐踏著泥濘,呼嘯而過。
儘管如此,普軍一直堅守利尼直到大約9點,雙方傷亡慘重。摔傷卻仍然活著的布呂歇爾被他的一名副官找到,普軍只得準備全面撤退。他們順利撤出了戰鬥,但付出了18,772人傷亡、損失22門大炮的慘重代價。利尼之戰以拿破崙大獲全勝告終,但法軍傷亡也有一萬多人。普軍有秩序地撤退,只留下了少數幾個俘虜。撤退的普軍很快就能和比洛的31;000人的軍團會合。拿破崙現在為勝利高興還為時過早,因為普軍還可以重整旗鼓,向威靈頓靠攏。所有的浴血奮戰,所有戰死沙場的人,死得多麼不值得啊!
6月16日那天,對於內伊而言是極為怪異的一天。因為當蘇爾特將拿破崙最初的命令於早上6點半再次通告他之前,他在過去的13個小時內幾乎寸步未移。即便是現在,他也仍未按拿破崙的命令率軍前進,相反,他坐在地上心情難以平靜,接著又出發前去視察他在弗朗斯納斯的前哨。內伊、蘇爾特以及格魯希,儘管他們3個人私底下彼此均對對方看不順眼,但這一次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有些遲疑不決。拿破崙的秘書、弗勒裡·德·夏布侖解釋說:“這些人只不過是對戰爭已經厭倦了。”毫無疑問,他是對的。
雖然如此,在次日上午11點接到由拿破崙的副官弗拉奧將軍(塔列朗的私生子,奧坦斯的私生子的父親,未來的莫尼公爵)親自帶來的拿破崙的第三道命令後,內伊總算於中午命令全軍拔營向卡特爾布拉斯進軍了。“我希望你已做好準備從卡特爾布拉斯出發前去布魯塞爾。”最後一道命令確乎如此。但是,當雷耶的24;336人到達弗朗斯納斯後,發現威靈頓的7;806人的部隊正好在那兒,雷耶拒絕服從內伊的命令,相反,他要求在進軍之前得到增援。法軍計程車氣迅速跌至谷底。
下午2點,生氣的內伊終於決定親自出馬發動一場新的攻勢,分三路縱隊向北進軍攻佔卡特爾布拉斯的交通樞紐。由熱羅姆·波拿巴指揮的第三縱隊受命保護皮爾龐特農莊和波索特林地一帶,由雷耶的50門大炮和榴彈炮構成了強大的保護屏障。
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四十章 征服或滅亡(5)
而在卡特爾布拉斯,就在下午3點前,威靈頓與布呂歇爾會談後返回,命令他的第一後備軍從聖傑安山前來增援,而雷耶軍於半小時後擊退了奧蘭治王子最開始發動的騎兵攻勢。儘管剛開始時,內伊軍的24;000人強於威靈頓的兵力,但由於聯軍增援部隊不斷到來,很快就使聯軍人數增至23;000人。這就是那天下午4點鐘時的情況,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名信使來到了內伊的指揮所,帶來拿破崙於2點鐘才下達的命令——命令內伊迅速趕到韋恩勒和桑姆布拉夫以形成包圍態勢。緊接著,戴爾隆的參謀長德爾康布林將軍也趕來通知內伊出兵支援桑姆布拉夫的右翼。內伊對此惱怒異常:“去告訴皇帝,你在這兒都看到了些什麼?”他激動得連手臂都開始抖了起來,他手指向大路,那裡正有成千聯軍趕來增援威靈頓的軍隊,“我將守在我的陣地上,別的我不幹。”與此同時,內伊命令德爾康布林將軍不要管拿破崙的命令,直接前往卡特爾布拉斯。
內伊在憤怒的刺激下,又像以前一樣猛虎下山般地全身心投入戰場,領兵與剛趕到卡特爾布拉斯的托馬斯·皮克頓將軍率領的援軍一決高低,結果法軍被擊退。不顧大量人員傷亡,內伊接著又命令克勒曼的兒子小克勒曼將軍及其騎兵隊發動再次攻擊。被認為是法軍中最好的騎兵指揮官的小克勒曼表示不從,並以自殺相威脅。但是,當內伊再次重複他的命令並且親自出馬率領4;000名鐵甲騎兵衝鋒時,克勒曼服了。在內伊的帶領下,騎兵再次組成方隊陣容向皮克頓的師團發動了衝擊。威靈頓親自指揮第一輪排槍射擊——當身披閃閃發光的鐵甲、頭戴鐵盔的騎兵隊離他僅30碼時,威靈頓下令開火。聯軍的直射炮火和排槍射擊瞬間就使法軍騎兵方隊血肉橫飛、死傷無數。威靈頓以極少的騎兵和少量大炮,以少勝多,擊潰了兵力數倍於他的內伊和克勒曼軍。法軍騎兵隊鎩羽而歸,克勒曼也在撤退途中由於坐騎被擊中而落馬,跳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